N1 盒子刷 armbian 连 wifi 用网速怎么这么慢?

151 天前
 qinyui

N1 盒子是直接连的 wifi 没插网线,刷的 armbian , [ Armbian_5.77_Aml-s905_Ubuntu_bionic_default_5.0.2_20190401.img ] 这个镜像,还装了 casaos

我自己的笔记本连 wifi 测速有 300Mbps ,但是 N1 盒子用 speedtest-cli 测速只有 80Mbps

而且手机在局域网内上传文件到 casaos 上的文件里,速度也不到 10M/s

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方法能改善网络吗?

215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NAS
24 条回复
iyear
151 天前
n1 的 WIFI 是百兆的,网口才是千兆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pagxir
151 天前
@iyear 网口是百兆的。
jiang66399
151 天前
@pagxir N 1 的网口是千兆,T1 的网口是百兆
Ju33Huang22
151 天前
n1 盒子的无线性能不行,建议插网线。网口有千兆
qinyui
151 天前
@Ju33Huang22 主要是环境不方便插网线😂
qinyui
151 天前
@iyear wifi 不是支持 2.4G 和 5G 吗?
Ju33Huang22
151 天前
@qinyui

N1 的 wifi 我记得好像就 wifi4 ?如果你不插网线光 wifi 速度就那样了,而且加上又是盒子。
我的建议是能插网线就插网线,没得法子改善它无线性能
hanai
151 天前
我记得网上有看过改造 n1 天线的,换了天线后性能会好些。
qinyui
151 天前
@Ju33Huang22 主要我合租的地方路由器在客厅,不方便扯网线到我房间,如果盒子放客厅插硬盘又不安全,只能放自己房间连 wifi 用了😂
qinyui
150 天前
@hanai 搜了下好像改造完也没啥效果
pagxir
150 天前
换 cmcc 的 rax3000qy 或者 rax3000m 吧。N1 还是太古老了。
fs418082760
150 天前
N1 的无线等于垃圾。 旁路有需要在防火墙输入两行命令。 要用无线就用正经 ap
hooktree
150 天前
买个新路由器桥接一下,N1 用网线连到新路由器上
rulagiti
150 天前
n1 的 wifi 只能说比没有强
SenLief
150 天前
n1 只适合做旁路由
qinyui
150 天前
@fs418082760 ap 是什么?
qinyui
150 天前
@hooktree 我试了下用 tplink 的路由器桥接原来的 wifi ,然后笔记本连接 tplink 测速上限只有 150Mbps 了,直接连原来 wifi 有 300Mbps ,还没试盒子插路由器上的网速,一会我再测测
qinyui
150 天前
搞定了,我最后用 tplink 路由器无线桥接原来的 wifi 信号,然后 N1 盒子网线直连 tplink 路由器,测速竟然跑到了 400 多 Mbps ,666👍,图片为证:

- 只连 wifi 的情况下测速:80+Mbps
[img][/img]

- 只连网线插入无线桥接后的 tplink 路由器的情况下测速:400+Mbps
[img][/img]

后来又测试了磁盘里文件的下载和上传速度也没问题,上传和下载速度能跑到 30 多 M/s (原来最多 8M/s )

另外奇怪的是,我之前用笔记本无线连接无线桥接后的 tplink 路由器最大速度也只有 200Mbps 而已(无线连原 wifi 测试能达到 400Mbps )
[img][/img]

当时以为提升不大差点就放弃了,感谢 @hooktree 的提醒让我又试了一次👍,以后就这么用啦
qinyui
150 天前
最终结论,找个能无线桥接的无线路由器,无线桥接原 wifi ,然后 N1 盒子网线直连无线桥接过的路由器,网速可以大幅提升:速度从原来的 80Mbps 提升到 400Mbps !

测试实际的下载和上传速度最高能达到 30 多 M/s (如果不是 usb2.0 限制应该还能跑更高)
ccc00
149 天前
请问刷 armbian 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1199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