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刻板印象……打标签……扣帽子……一刀切……一棍子打死一帮人……

89 天前
 akay2351
个人粗浅的认为刻板印象的形成实质是一种认知偏差,但这种认知偏差有一定的社会因素,正确或者错误的认知,粗浅或者深刻的认知,全面或者片面的认知都是对事物不同程度的反映。比如认知对象更高概率的群体特征,部分群体更高密度的地出现相似行为等等……
举 4 个例子,在路上开车时间久了可能会遇到或者看到部分苏 U 、苏 E 、苏 A 、川 A 、粤 S 危险驾驶、不文明驾驶、违法驾驶高密度出现的情况,于是就有“天上飞机,地下苏 E”的说法,以及马路三大妈“雷凌、卡罗拉、轩逸”和“一年两箱油,过年上高速”等等情况。还有 V 站最容易出现较大分歧,激烈争吵甚至辱骂的政见内容以及相关的“反贼”、“粉蛆”等标签行为……
个人如何面对不同的观点、不同政治立场、不同表达习惯的人或者事呢?
14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 条回复
coderluan
89 天前
个人面对全体的情况,不可能避免基于个人经验对群体进行高度概括,这个我感觉没啥问题,有问题的是当你面对具体个体的时候,并不具体分析,而是把个人归入群体,然后用之前概括的内容来代表个人。

都说 V 站了,拿不妨举一个恰当的例子。比如题主写了要 Windows ,还是有人推荐 mac:这时候回复尽量针对个人,问对方基于什么原因无视了对方要求,或者直接骂对方傻逼不认字也行。但是不要回复”果粉逆天“”果然 i2ex“这种,因为也有很多果粉可以好好推荐电脑,V 站也有很多用户不关心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2871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