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设计规范有几大分类组成,分别是:Logo、标准色、字号、段落设置、图标、图片、间距、圆角值、大小、阴影、组件等。
1.Logo
品牌印象的直接感受,根据页面不同背景所使用的 Logo 图也不同。将产品中所使用到的 Logo 统一分类,以下引用 Moby's Petshop UI Style Guide 的 Logo 资源例举说明。Moby's Petshop UI 的 Logo 由图形和文字组合而成,而品牌色为蓝色,Logo 的使用也需要考虑到 Footer 黑色背景下的 Logo。所以用 Logo 的横竖向排版和单个 Logo 图形来分类更好。分类里面则展现品牌色的 Logo、品牌色背景的 Logo、Footer 黑色背景的 Logo。
2.标准色
颜色是设计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之一。细节决定品质,所以对颜色的运用格外细致,颜色的搭配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感。颜色大致可分为品牌色、文本颜色、背景色、线框色等。给颜色添加关键词,明确用于什么界面。以下引用 real-pixels UI Style Guide 的颜色规范,可以借鉴的是每个颜色不仅标注了颜色值,而且右侧给出了颜色使用的场景,值得借鉴的是按钮 Normal 状态和 Hover 状态的颜色值放在一起,这样,对不同状态显示的颜色感受更直观。
对颜色值统一规范命名变量,提高开发效率的同时更好的维护设计规范。
在前端开发中,对颜色值进行编号,这样对代码也有着极大的优化。定义一个设计规范的 CSS 样式库,开发过程中就不用重复修改 CSS 参数值,直接引用定义好的变量名就可以,这样修改设计规范的成本大大降低。
3.字体
字体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不同的字体气质不一样,并且不同场景下带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字体的设计效果,然后在设计规范中注明。以下引用的是 Retail Banking Service UI Style Guide 中的字体规范。在定义字体名称的同时也定义了字体的风格,并且添加了不同字体风格的预览效果,常见的字体风格有:Light、Regular、Italic、Semibold、Bold。
4.段落设置
在实际的产品设计中,段落有很多种样式,不同场景下的段落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阅读内容的段落要求文本可阅读性强,所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等要求简单易读。而带有装饰性的段落文本则不需要那么严谨,装饰性强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在定义段落默认字体的时候还需要定义一个后备字体,即默认字体不能正常显示情况下显示的字体。设计的水平层次就在于对细节的打磨,这也就是段落规范在设计中存在的意义。
5.图标
图标是重要的软件标识,在设计资源中是最重要的模块之一。在软件产品中甚至可能每个页面都存在图标,图标除了美化的作用以外,还有着明确指代含义的计算机图形。具体分为以下三个作用:1. 图标是与其它网站链接以及让其它网站链接的标志和门户。2. 图标是网站形象的重要体现。3. 图标能使受众便于选择。根据图标大小和使用用途进行分类整理设计规范,这样才更清晰明了。
6.图片
图片也是属于设计规范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按照用途分类整理图片资源,设计风格系统化。
7.度量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套规范的度量标准,来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分别为圆角值、间距、大小。
对度量解释最好的是设计中经常使用到的栅格系统( Grid Systems ),运用固定的格子设计版面布局,其风格工整简洁。
这就是我们在网页和 APP 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到栅格系统的原因。
8.阴影
阴影风格及参数也是设计规范中的一部分。在整理设计规范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阴影的参数值是网页中控制阴影的参数值,而不是设计软件中的参数值。举个例子,网页中阴影对应的参数值为:box-shadow: type:Outset offset X:0px offset Y:4px Blur:8px Spread:0px color:#000000 不透明度:10%,这才是程序员需要的阴影参数值,否则最终开发出来的阴影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无法达到规范的目的。
9.组件
常用的 UI 组件( Component ):
Button 控件、下拉框、选择框(单选\复选框)、时间选择器、输入框、搜索框、进度条、分页器、提示框、警告框、表格、弹出面板、数字步进器、选项卡等。
Button 控件
按钮是最常见的组件之一,按钮有 5 个状态:1.Normal 2.Hover 3.Active 4.Disabled 5.Loading。需要在规范中分别罗列出这五个状态,标注上对应的按钮填充色、边框色、圆角值、按钮宽度和高度,按钮文本大小、颜色值。如果是图标按钮的话,除了上述参数值以外还需要标注 icon 和按钮文本之间的间距和 icon 图标的大小。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设计规范的知识,可以戳这里:
https://www.mockplus.cn/blog/post/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