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MBA 不支持 4G/5G,如何能让 MBA 优雅的用上 4G

31 天前
 Dislocator
阻挠我下单 MBA 的最大原因是联想的 X1 Carbon 支持 4G 上网

手机热点耗电,而且贵。
480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MacBook Air
35 条回复
cnhongwei
31 天前
苹果的尿性就是低端的产品一定会让你不舒服,好让你花大价钱买更高价的产品。比如 windows 低价格的笔记本,都能找到 32G 甚至 64G 内存的产品,或想办法能升级到 32G ,而苹果的低端产品一定不会给你这个升级的选项。要不是因为开发 iOS 要用到 mac ,我一定不会选择 mac ,使用 widows 笔记本安装 linux 都比苹果好。
tootfsg
31 天前
插卡的充电宝形式的随身 wifi 呢
gorira
31 天前
1 楼这是机器人?
orangy
31 天前
手机热点耗电可以理解,“贵”还好吧🌚我现在蜂窝网络版 iPad 是直接用的手机的副卡,完全不用额外出一分钱…
gransh
31 天前
我看淘宝有随身 wifi 带卡的,有一个月 300G 和 2000G 的,绝对够用了。价格也还可以接受吧
rzjsbbbb
31 天前
@gransh 那速度贼慢
phrack
31 天前
感觉是过于小众的需求
bao3
31 天前
电脑支持 wwan 是个非常小众的需求。需要这种场合可以以手机热点、wifi 或者使用 ipad cellular 来代替。即使是 thinkpad 、HP 有 wwan 的版本 pc ,出货量也是少之又少。出货量,对于厂商没有收益,对于消费者也没有收益。
而且,淘宝上的 4G 热点现在 30—50¥ 一台,还能带一个终于免流量费,至少经济层面也不太会有人让笔电自带 wwan 。
x4gz
31 天前
库克: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
freeair
31 天前
有那种 4G 转 Wi-Fi 的,USB-A 口,U 盘大小,现在大概几十块钱的样子。可以插充电宝上,随身携带。我是用在车里的,替代车机流量。
elfive
31 天前
对大多数人而言,电脑需要用 4G/5G 数据流量上网的情况真的是少之又少。
硬件虽然是一次性付费,但数据流量不是,为了那一年用不到几次的情况,额外准备一张 sim 卡,已经劝退很多人了;
还有就是,除了部分任务手机/平板无法完成只能用到电脑外,其他大多数情况,手机/平板已经能方便地搞定了。

剩下的情况,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还是会选择连接手机热点搞定……
ZE3kr
31 天前
@elfive 现在 iPad 已经全系 eSIM 了,完全用的时候可以买一个月
povsister
31 天前
苹果全系的情况下,电脑连热点也就是点一下的事情,可能因为这个需求太小众加上现在比较好用所以不做吧
LuoboLau
31 天前
@povsister iPhone 开热点可太难用了
povsister
31 天前
@LuoboLau 巧了我用的 mini6 蜂窝,出门基本就是我的移动热点。
echo1937
31 天前
WWAN 已经被 WiFi 的普及干死了,早些年的,IBM (后联想) ThinkPad 、DELL 的很多商务笔记本都是可以买到配套的 WWAN 模块的,实际情况就是销量不佳。
现在的办公环境下,如果没有 WiFi ,第一反应是搞个随身 WiFi ,而不是给一大堆数码设备都配上蜂窝网络,这成本太大了。
phub2020
31 天前
老哥,这个需求真的有点小众了。实在不行,就像上面的老哥说的,你包里带个随身 wifi 好了,体积也不大。至少随身 wifi 可以服务你身上所有设备。
chenjies
31 天前
iiphone 的热点功能挺好用的,同一个 Apple ID 的 macbook 与 iphone ,即使 iphone 没有开启热点,macbook 也能自己用上 iphone 的热点功能。反倒是 iphone 的 5G 信号真的差。
wclebb
31 天前
@LuoboLau 确实是在同一个帐户下点一下就能连上的那种程度。

不是主动开热点、点 Wi-Fi 。
wclebb
31 天前
再退一万步讲,可以用线接上去,用 USB 作为网络热点(不是开 Wi-Fi 热点),试过,发热不高(谈不上耗电量因为它本身就是充电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4394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