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law
209 天前
发布文章有内部性和外部性,外部性很好理解,别人可以来看、来读、来学习,作者可以获得评价,无论正面或是负面。如果你认为一个话题 ChatGPT 写出来的内容已经可以实现够好的外部性,那么最简单的发布方式是留下 ChatGPT 聊天记录的链接,而不是复制一份,后者纯粹是浪费资源。然而,如此作出的内容,我认为发布人的参与较少,如果是我,我会不好意思署名。
内部性在这里是指创作文章的过程对作者自己的作用。校园学习里面为什么有人要记笔记?为什么上课学过的内容,下课要做习题?为什么数学证明在思考完成后需要写下来确保正确?为什么科研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写作?为什么费曼学习法要求用自己的话重新把知识表达出来?很多时候,单纯阅读会让人进入全盘接受的状态,毕竟这是一种很“舒服”的做法。然而很多东西听起来正确,实际上似是而非,这种错误需要勤加思考才能发现,从“舒服”的状态进入思考,是有点“痛苦”的。
从人类思维到媒介(书面或口头)的转化过程要求作者不断厘清思维的每个细节,思维良好的人或许思考一个数学问题可以诈和,但是写到纸面上时就很容易发现错误(思考比书写更容易跳步,跳步是各种错误的源泉)。我自己写论文的时候,通常也会对认为已经想好的问题有新的理解。
给 ChatGPT 一个话题,然后阅读它的回答,最后把它拼拼凑凑弄成一篇文章,很容易陷入全盘接受似是而非的东西的状态,除非反复提醒批判性阅读、思维足够清醒。我自觉无法抵抗这种“舒服”的诱惑,加之 LLM 的胡编乱造能力很强(有人戏称 GPT 是“狗屁通”),所以我拒绝问 LLM 事实性问题——我只能接受 LLM 提供参考资料,然后再从人类写出来的参考资料中学习——当然,人类写的东西也会有错误,所以依然需要遵循 媒介—思维—媒介 过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