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犹豫就会败北,从租房到认知缺陷~

20 天前
 closedevice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最近准备重新租个两居室,陆陆续续一个月看了很多套。其中有一套面积和户型算是稍好的,中介喊价 8300 ,当时觉得有点贵,预期能到 8000 就租这里了。经过了几天,中介降到 8000 ,但此时我开始犹豫,想着会不会有更好一点的,就没有立刻签约这里,同时又让中介带看了几套,至此从中介给到 8000 的价格已经过去了几天。

昨天准备再去这一套房子看一眼,准备签约。结果刚上楼,另一波中介说刚已经签约了,瞬间一种懊恼之意涌现出来,回顾自己的过往,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举个几方面的例子: 1 、买东西犹豫,为了寻求所谓的极致性价比,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想想自己收入不低,但有时为了一两百纠结不休; 2 、找对象犹豫,总感觉有更好的存在,对于曾经遇到适合成家的女生视而不见,结果她们结婚生子了,我还孑然一身; 3 、交易有犹豫,该投入或者撤出的时候不敢下手,总想再观望一下,结果踩空、踏空多次,始终在边缘徘徊;

翻来覆去,觉得是所谓强迫症心态+完美主义+对事情缺乏价值认知导致,强迫症+完美主义使得自己无法果断的做出决定,常有得陇望蜀的念头;缺乏对事情的价值认知导致无法认识自己、没有形成自己的原则,无法对很多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更有时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足够的蠢但却不知,不然怎么会在我看了很多书,上了多年学之后仍然如此呢?最终还是决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鼓励自己了。

799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81 条回复
angrylid
20 天前
你为什么能把简简单单的「贪婪」两个字扩写成这么多一大段话。
Ma4cus
20 天前
很正常,就是害怕失败所带来的损失,说到底还是穷怕了的原因
feeeff
20 天前
@rogwan 非常感谢你的提供的观点
yinyu
20 天前
我刚去北京的时候在豆瓣上面约了一个房东,他要转租他的房子,然后我去看了还行,后面我觉得价格其实也还行,因为他还送了什么中介费,就是我转租的话不需要再出中介费了,我说我考虑一下,我再去别的地方看一下吧 然后我坐下楼到了公交站,我想算了吧,就租这个吧,结果一会儿他说别人来看房,别人租了。
fzls
20 天前
别用后视镜看人生,很多当时做的决策,对当时的你来说就是最优解了,再来一次很可能也是一样的选择
fzls
20 天前
@hanqian #6 是这样的-。-比如如果楼主 21 年准备买房,然后一路犹豫到现在,可能就该庆幸当时犹豫了下,没有果断下手
clocean
20 天前
我刚上班的时候住城中村,两床被子我和室友一张床,杭州天热的时候顶楼空调对着吹都扛不住,1500+
过了两年,1800 的,还是城中村
再过两年到现在,2000+,小区,我室友和老婆一起 3500 的,小区
你这 8000 ,为了 300 在纠结,我俩一起住的时候也在纠结 300 左右的东西

3000===8000 么,明显是 false

第一个例子:我判断为对要买的东西的价值没有概念,对自己的时间的价值没有概念,我认识一个人,他做事极其看重效率,比如鞋子从来都是寄出去洗,买衣服如果有勾选洗鞋的卡,必选。租房子从来都是自如这种有管家的,没别的原因,快,而且自己不用操心搬家。位置离上班的地方从来不会超过 1000 米。可以作为参考,把时间和效率的地位抬高。

第二个例子:我觉得很正常,首先应该是没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又或者碰到了,但是自己并不是那种容易上头的,又或者是当初潜意识里对结婚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强的意愿,只是自己没有发现,所以说当你意愿到了,或者开始着急了,或者碰到真的相处很舒服的了,应该会水到渠成。(也有可能是把结婚这个事情看得太重,不敢做一锤子的决定等等)

第三个例子:你说的交易这件事,或许是贪恋作祟,但是这种事情本来就不会是次次诚心,否则这件事就不是随意进场了,肯定会被管控。

最后可以总结一下,把时间和效率的地位抬高,选择的时候可以试着让别人帮你做决定,比如自媒体,我开始阅读的时候选书很纠结,我就让别人帮我推荐,这样我读了一些之后就会自己判断了,也可以找朋友,我曾经是个社恐,聚餐的时候从来不点菜,我都让别人推荐,推荐多了我也知道什么适合我,什么大家都喜欢,我之前也不会选,也总是纠结,但是我知道别人不纠结,你甚至可以摇骰子(做小决定的时候),不管你做什么决定,犹豫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这次犹豫的时候你从开始到现在花了多少时间,离你预计的时间差了多少?值得吗?值得,说明你对这件事的价值有心理评估,更进了一步;不值得,说明你可以做出决定了,不用浪费时间了,可以 N 选 1 了,接下来就是优先级的问题了。

《认知觉醒》里面说,当你想做一件分心的事情的时候,你都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事情真的有趣吗?真的比你本来要的事情重要吗?不要去管问了有没有用,也不要强求每次都问,但是你养成习惯之后,自然会有用,因为其实心里是知道的,这样做不好,只是这样做得到的快感更迅速,问题是这样做会有负罪感,但是如果你不这样做,克制一次,得到的是自律和成长的快感,你依然会得到快感,你该玩的晚点去玩,这样你 double 了你的享受,还不会有负罪感,你只是延迟了你的享受,书里说你的大脑只是要享受,它分不清享受的类别,只要是享受,它就舒服了,因为大脑需要享受,这是人类自然进化养成的潜意识,如果没这个享受,会疲惫,属于不安全行为。
Allan0423
20 天前
两居室要 8K 啊,龟龟……
wonderfulcxm
20 天前
是吗?那当你盲目上车懊悔不该当初时,刀郎针对这个情况写了一首《冲动的惩罚》送给你。
hfJ433
20 天前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曾国藩说过:“大胆做事,忌瞻前顾后。”做事放不开手脚,想得太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这样就限制了自己的成功。其实做事时最不应该的就是犹犹豫豫,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错失了机会。
ddzzhen
20 天前
在乎但别过于患得患失了,得不到的总是好的这是人性的弱点,但反过来想,你总有得不到的东西,孔乙己只是一个极端,但人也需要乐观心态,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以及相信自己每个决策的理由
iOCZS
20 天前
那你怎么不说错过比特币,错过英伟达呢
femsdfq
20 天前
跟我买股票差不多
gujuji
20 天前
@Arvin567 说的太对了,这种东西你只能说是玄学,楼主完全陷入了幸存者偏差,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几次,那不类似的呢?花费在这座无意义的消耗上没有意义。
quanzan
20 天前
不要过于自责,人都是不完美的,并且那点小钱算什么呢?人不可能任何时间任何事情都能拿 100 分,每次都及格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你知道的,去我的公众号,全赞工程师聊一聊。
shawnsh
20 天前
很多人都这样的,不要太在乎了,不然情绪失衡,生活质量下降,得不偿失,关注主要事情,次要的忽略
daybreakfangyang
20 天前
那就用理性代替感性🤪
预期信用损失( ECL )=违约概率( PD )×违约损失率( LGD )×违约风险敞口( EAD )
polariszc
20 天前
歪个楼,想问问哪里的两居要 8K+
caqiko
20 天前
我好奇 OP 的高收入是怎么来的?
handong97
20 天前
会不会是一年八千呢,并不是一个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4804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