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没手机可选了。

7 天前
 duron600

3.5mm 耳机孔对我来说太重要,所以自从 Pixel 没有耳机孔之后,就转向了 Xperia 。

今天手里的 Xperia 5 II 出现绿线,然后上网上一搜,发现 Xperia 无论新款还是旧款,基本上全面沦陷。似乎是 AMOLED 不可避免的,早晚会出现。

国产手机,一方面稍微中、高端点的,也都没有耳机孔;另一方面我需要用 Google Play ,不想用国内那些软件商店,基本上就排除了国产;第三,某些国产系统稳定性真的让人信不过,毕竟咱们自己就是业内人,了解同行们对写代码和软件开发的态度。

这下似乎没得选了。

625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13 条回复
a6228164
7 天前
建议还是放弃有线 拥抱无线
duron600
7 天前
@a6228164 谢谢建议。但不可能。
gulugu
7 天前
以前我也是觉得非有线不可,音质和延迟都比无线好,现在就将就了,爱咋地咋地,不必要求太高。
实在不行你可以买个 type-c 转 3.5 耳机孔的转接头
si
7 天前
我的手机有 3.5 ,但是插口在底部,没有顶部方便,现在已经改用蓝牙了。
以前用 3.5 的时候感觉一团线绕来绕去的太难受了,就试了下用蓝牙的,发现无线确实方便。
wu67
7 天前
手机其实无所谓,用耳机的时候还是户外移动场景多,蓝牙比有线方便多了

sakujo
7 天前
我好奇你非得用有线耳机的理由是啥
hfJ433
7 天前
索尼金砖

<amp-youtube data-videoid="2iXF8KEhTrw" layout="responsive" width="480" height="270"></amp-youtube>
chanwang
7 天前
haimall
7 天前
type-c 转 3.5 解码器
facebook47
7 天前
国产跟用 play 并不冲突,就算是菊花牌手机,想用 play 也可以。。。另外 type-C 转不是难事
bigwhite2
7 天前
不是有 type-c 转接头吗?现在手机都为了轻薄,大众根本没有耳机孔的需求,谁会为了你们这群小众爱好者保留呢,被淘汰本就是必然。
googleplay 小米等国产手机也可以用啊,没说不能用啊。
smallboy19991231
7 天前
iPhone 解君愁,可以用蘋果的 C 口有線耳機很好用,Play 商店的話,蘋果的美區軟件多限制大,怎麼說呢,我就是從安卓刷機折騰,一直用 PE 系統來的,蘋果的優勢沒得說.
“不想用国内那些软件商店” 蘋果的限制 app 比谷歌商店做得好
”某些国产系统稳定性真的让人信不过“ iOS 相對穩定了
PbCopy111
7 天前
转接头挺好用的啊,我每一个苹果手机都有一个转接头,所以我有三个,哈哈哈。
有线耳机打电话的时候特别好用,比如地铁,或者骑车的时候,只要有噪音,蓝牙耳机必废。
哪怕我骑摩托车的时候,戴一个口罩,耳机麦克风放到口罩里面,说话效果都杠杠好。我爱有线耳机!
kxks145
7 天前
@bigwhite2 type-c 一点不好用,为了轻薄??一个耳机孔是有多重.耳机孔就是厂商为了卖那无线耳机强行取消的
MajestySolor
7 天前
曾经我也觉得 3.5mm 耳机孔很重要,后来被迫换了蓝牙耳机以后真香🤣
emartcn
7 天前
红米 note13 pro
BeautifulSoap
7 天前
谁说 lz 没得选的

日本这夏普 aquos 之类的哪怕新机型 3.5mm 耳机孔也是标配,原生的安卓系统,自带完整谷歌框架。只不过怎么买是一回事,只怕 lz 是看不上眼
shonnliberty
7 天前
有线耳机最讨厌的一点是碰到线听诊器效应,现在改用蓝牙了觉得也很好。
wyd011011daniel
7 天前
@kxks145 #14
耳机孔需要单独 DAC 需要空间 需要重新设计主板
(这个最重要,你想想现在旗舰手机上面摄像头都放不过来,中间一大块电池,扬声器振动还不能差小板也没啥地方放,哪来空间放偌大的 3.5mm )
防水还增加一些难度

以上那些远远比手机加了 3.5 的影响大

必须要手机里自带 3.5 的人已经使小众的小众了
BigShot404
7 天前
现在全面拥抱开放式耳机了,耳塞实在受不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5190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