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收海外汇款开始扣费了,每笔 5 美元

5 天前
 alan2v2

应该是从 5 月份开始,收 Google 的打款开始被扣钱,招商说是海外链路调整,花旗银行每笔收的钱。招商银行说自己没有通知义务,用户能收到钱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中间被谁扣了多少他管不着。

求问有没有靠谱稳定的收款渠道?

213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招商银行
23 条回复
blaaibla
5 天前
这个有门槛吗? 比如超过多少元才扣费?
如收款 1 美元,扣费 5 美元?
还是收款超过 500 美元,才扣费 5 美元?
ozeer
5 天前
为啥要把钱弄到国内的银行卡呢?放着卡里活期都有 5 个多点的利息,钱进来容易,出去就难了
estk
5 天前
@ozeer #2
谷歌广告只能填国内银行,除非认证海外的地址
docx
5 天前
如果是中转行的扣费,是说的通的。
qiaobeier
5 天前
非常便宜了。paypal 不谈了,我合作的英国朋友每次给我汇款都要扣 17 英镑。
jjx
5 天前
中国银行跨境汇款

一次要 50 欧, 国内收 25 欧, 国外收 25 欧
alan2v2
5 天前
@blaaibla 细则不清楚,按照大多数的规则,应该是类似于,低于 xxx 美元,按照固定费率收取 5 美元,超出按比例
@ozeer Google 相关海外平台收款验证地址,当时添国内的比较方便,可以直接过验证

@qiaobeier 此前是不收费的,不知道中转行做了什么调整开始直接扣款了

@jjx 个人汇个人不清楚,国内收款平台相关的大约都是 0.1% ~ 0.3% 的手续费,没有最低扣除的固定费用,但是他们只支持海外卡收款账户
JohnYep
5 天前
想问下大家的 PIN 码都是怎么收到的,我的已经过去 18 天了,这个月 6 月 7 号提交的,没有任何动静,通过邮政 EMS 也查不到相关信息,想知道谷歌是怎么邮寄过来的,通过什么渠道邮寄的,我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都没有填写,就一个简单的省市区,姓名和一个邮政编码,这么简单的信息,他到时候是怎么联系到我呢
图一

图二
steley
5 天前
@JohnYep 如果几次都收不到直接就可以用身份证在线验证了,不用着急。

@blaaibla 以前是 1000 美元以上收 10 刀,1000 美元以下不收费;从 5 月份开始 1000 美元以下收 5 刀了。
blaaibla
5 天前
@steley 天啊,我收到的汇款都是非常小额的( 100 美元之下),这刀得太狠了。
GeekGao
5 天前
@JohnYep 挂号信,邮政要送到你门上。电话号码没用,因为他们根本不会电话通知你。
yukiww233
5 天前
大概一周前招商收了一笔,和 Google 的账单一致,一点都没扣( Play Store 的)
flyyu
5 天前
@JohnYep 我的也是,好久过去了都没反应,我都发起第二次了
JohnYep
5 天前
@steley #9
@GeekGao #11
谢谢,大概知道了

@flyyu #13

我的地址是填写的老家的,这个估计很难收到了,我老爸基本上不管快递邮件什么的,只能过两天再重新修改一下地址填写先试试
alan2v2
5 天前
@JohnYep @flyyu
有个技巧,把电话号码拼在地址后面,到时候邮政会给打电话,泰国来的国际平邮,时间好像一两个月

@yukiww233 play 的打款方是新加坡的吗? 不知道是不是打款的链路不太一样

@steley 感谢大佬,其他银行也是这样吗?
steley
5 天前
@blaaibla 谷歌广告是这样,其它的不一定,有的 1000 刀以下收费,1000 刀以上反而不收了。

@alan2v2 这个就不清楚了,主要看打款那边怎么操作的,没有中间行成本会低些。
devcai
5 天前
6.17 号收了一笔 没有扣手续费 卡是金葵花
37Y37
5 天前
月初收到一笔,方式还在这里分享过 https://blog.ops-coffee.cn/s/google-adsense-payment-china-merchants-bank 没扣钱,谷歌打款跟收到的金额一致,仅供参考吧
ashong
5 天前
一直是 15 刀啊
wonderfulcxm
5 天前
@JohnYep 挂号信,送到地址,马来西亚寄过来的,可能时间比较久,可以再申请重发。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5246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