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的问题
1 和 2 已经常年没管了,直到 3 出现,有点慌,先去心内科检查,说我心脏完全没问题很健康。然后去做了胃镜,也没问题。然后辗转来到整形外科(日本管骨科叫整形外科),医生一通检查,说我脖子曲度有点直了,脖、肩、呼吸困难这些主要源于后背。
于是医生给做了点指导然后把我转到后面的复建部门去了。一周去一次,20 分钟,做针对性复建。4 月开始接受了一个半月复建,剩下是自我练习,虽然还没完全好,但相比之前已经好很多了。目前能总结出来的几个感受
脖子,肩膀,后背是一个整体,往往一处出问题意味着其他地方都有问题,不能只练有问题的地方
我的后背力量极弱,健身房的助力引体向上机,配重加到 60kg 我都拉不起一个引体向上(我体重 73kg ,意味着我后背拉起 13kg 的力气都没,堪称离谱)。所以开始做高位下拉,复建医师特别嘱咐必须做标准的高位下拉,不能做其他任何变式
同时我肩胛骨非常硬,尤其右肩胛骨,复建被说你这肩胛骨硬得不得了(鼠标用多了常年肩膀向前冲)。肩胛骨的问题也间接加重了背、脖子、肩膀的问题。最开始给我做诊断时,让我直立然后头左右转,头的右转角度比左转少了整整 10 度,让医师叹为观止。医师让我在家里做握拳训练。具体找不到文章,基本就这种感觉: https://imgur.com/CcJqvH8 挺胸后手臂用尽全力往后顶,保持住,不能耸肩。这个动作极度酸爽,对肩胛骨硬的我来说做个几十秒就满头大汗。同时健身房里开始做坐姿划船。我用的是这种坐姿划船机 https://imgur.com/b1adITg 。当然坐姿划船和我说的握拳训练本质是差不多的,可以把握拳训练看成低配的坐姿划船,不过握拳训练对于后背力量太弱的人来说更合适,并且随时随地都能做,对我来说这个动作对后背难受呼吸困难的问题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经过两三个月高位下拉,握拳训练,坐姿划船机。现在感觉后背已经好挺多了,并且呼吸难受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高位下拉已经从原本只能拉 15kg 的弱鸡成长到能 50kg 做 8 个 x4 组了。最终目标是再过段时间我能拉 70kg ,然后开始梦寐以求的引体向上做组(男人的梦想)
期间发现单纯只练背也不太够,主要脖子肩膀那改善不太大。于是网上开始找肩胛骨复建相关姿势,目前我是照着这三个视频做的(头两个有一定重复,第一二个视频里的背后握手肩胛骨下压这动作,最开始做的时候直接把我肩膀的肌肉整抽筋了,差点痛去世十分酸爽)。经过一个月坚持,现在肩膀,脖子,后背那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鉴于我这问题也是好几年了,也没指望一两个月就能完全恢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AlDkL52EY&list=PLHDl6zIXRQnlQRKelPjbjiU3sAJMn_LS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wV0c7VNFjQ&list=PLHDl6zIXRQnlQRKelPjbjiU3sAJMn_LSR&index=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Tlwh_FhoU&list=PLHDl6zIXRQnlQRKelPjbjiU3sAJMn_LSR&index=4
因为一直上半身都是个细狗,既然健身房来都来了做完上面几个动作后就练胸腹腰了。秉持着我这种菜鸟没人指导,那就先只做固定器械的原则,主要先做蝴蝶机夹胸,坐式腰背肌训练器,坐式腹肌训练器,高位绳索飞鸟,配合上俯卧撑这些。腿因为长年跑步所以肌肉还行,不重点练了(练胸不练腿,迟早得。。。。)。然后每天坚持吃 500g 肉补充蛋白质,上半身的力量和肌肉增长还是极其明显的,才两个月上半身维度直接起来了。经过两个半月训练,我半个月前开始增加杠铃卧推,哑铃卧推项目。目前杠铃卧推最大重量只有 60kg ,但是无论怎么调整姿势左肩关节都有一定难受感,目前降到 50kg 做 8x4 组。哑铃卧推 20kg 一样 8x4 组。开始卧推后,胸肌起来的速度明显更快了,现在已经有沟了。而且因为背、腹肌、胸肌的增长、常年的弯腰驼背问题不知不觉就好了,而且盆骨前倾也好了。。。。虽然我身高 182 但之前弯腰驼背很多人觉得我并不高,最近朋友重新见到我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卧槽你有这么高的吗。。。。。。
从开始决心复建去健身房,目前也才过了 3 个月,打算继续坚持到年底。一周 2 次~3 次健身房次数也很有成效了。希望到了年底困扰我的一些问题能全有改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