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 为何有时是 51,有时是 49?

89 天前
 crc8

第一次
64 bytes from 13.26.7.208: icmp_seq=4 ttl=51 time=168 ms
64 bytes from 13.26.7.208: icmp_seq=5 ttl=51 time=168 ms
64 bytes from 13.26.7.208: icmp_seq=6 ttl=51 time=173 ms
64 bytes from 13.26.7.208: icmp_seq=7 ttl=51 time=168 ms

第二次
64 bytes from 13.26.7.208: icmp_seq=4 ttl=49 time=168 ms
64 bytes from 13.26.7.208: icmp_seq=5 ttl=49 time=168 ms
64 bytes from 13.26.7.208: icmp_seq=6 ttl=49 time=173 ms
64 bytes from 13.26.7.208: icmp_seq=7 ttl=49 time=168 ms

tracert 的结果总共是 13 跳

得出的结果,客户端与服务端 均无改变。

172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14 条回复
liuliancao
89 天前
64 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就-1 ,有时候路由不只一条路
hefish
89 天前
tcp/ip 没仔细学啊。赶紧去重新学一遍。
iijboom
89 天前
亲亲你可能在使用移动或者广电等宽带呢
crc8
88 天前
@hefish 请赐教,服务器是 ubuntu , 默认 TTL 是 64 ,ping 的 TTL 结果与 tracert 的跳数存在对应关系吗?比如 ping 的 TTL 为 51 ,则可计算到 tracert 的跳数应为 64-51=13 跳,如此,ping 的 TTL=49 时,跳数应为 15 跳,实际上我反复测试过一直是 13 跳,从未出现过 15 跳的情况。

莫非 tracert 的结果跳数还可以主动隐藏起来?
crc8
88 天前
@iijboom 中国电信
htfcuddles
88 天前
路由会有多条负载均衡的,跳数当然也会变,联通特别明显,最多时候有三四条。另外,有些路由会设置超时 ICMP 黑洞或者走不同路由,有些路由干脆不减 TTL 。
tjiaming99
88 天前
1 、负载均衡
2 、来回程不一致
3 、多路径路由
hefish
88 天前
@crc8 这个就要问具体运营商了,traceroute 的 icmp 包和 ping 的 icmp 包不是同一种类型的,完全可以分流处理的。
另外,windows 下自带的 tracert 是同时使用 icmp 和 udp 的,而 linux 和 mac 自带的 traceroute 好像是只用 udp 的。 我学 tcp/ip 的时候是这样了,过了十来年了,windows,linux,mac 都升级了好多版本了,不知道目前的情况是不是还是这样 。
hefish
88 天前
@hefish 啊,现在 linux 下是可以选择使用哪个协议的。icmp/ucp/tcp 都可以。默认情况下是 udp 。 这些是 man traceroute 时候查到的。win10 下的情况现在不清楚。
crc8
88 天前
@htfcuddles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ping 结果中的 TTL 数字与 tracert 结果中的跳数,没有必然的联系?
htfcuddles
88 天前
@crc8 #10 tracert 中 TTL 是按接收的 ICMP 包显示的,但有防不住些路由不遵守规则,经过时不减一
crc8
88 天前
@htfcuddles 即是说 tracert 结果中的跳数非 100%准确,ping 结果中的 TTL 是相对准确的?

拿我这个案例来说,只能说明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经过 13-15 个路由器,而不能确定是某个数?
htfcuddles
88 天前
@crc8 #12 如果不减 TTL 是一样的,你用 Linux 下的 traceroute 更容易发现多径路由,windows 下的不准确。
crc8
88 天前
@htfcuddles 刚用 Linux 与 windows 测试,ping TTL=49 都是 49 。tracert 跳数都是 14 跳。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6680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