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内只流行图形验证码,而不是 reCAPTCHA 这种人机验证?

125 天前
 drwebco

我看到国内大多数网站都是图形验证,例如滑块拼图,旋转图片,包括那些大厂也都是这种验证。 而国外很多网站都已经转向类似谷歌 reCAPTCHA ,cf 的 Turnstile 这人机验证。 哪种验证方法更防刷呢? 为何国内那些大厂不自研类似人机验证,是技术难度问题吗?

475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48 条回复
flyqie
125 天前
你说的这种无感验证国内早就有做了呀。。成熟的安全验证本身就是多种方式混合的。

你可以打开开发者工具看一下,很多都是第三方的服务,自研没有意义,不如接入第三方成熟方案。
estk
125 天前
国外大部分引用谷歌的
国内因为被墙引不了
JayZXu
125 天前
一般来说,你所说的 reCAPTCHA 和 Turnstile 这种,在国内的验证手段里面算是无痕验证的部分,也就是用户刚进去就开始了,而后面的滑块等等手段都是无痕验证后发现了风险才弹出的
murmur
125 天前
要不你去挑战下淘宝这种的风控系统?
drwebco
125 天前
@estk 正因为这样,所以国内大厂为何不做这种呢,它们自己弹出的都是滑块,或者点击图片,难道说 他们认为滑块跟安全吗?
kokutou
125 天前
国内流量贵啊...
哪有钱给你传那么多图片去 ocr
drwebco
125 天前
@JayZXu 淘宝我一个正常用户在电脑网页上也经常弹验证,但是 Turnstile 弹的很少,就是弹也是点击一下按钮就验证了,相比淘宝它还要滑动,最近我在想找一个比较好的防刷方法,集成到自己的代码中
drwebco
125 天前
@kokutou 也就是说无感验证要消耗的流量更多是吗
hatw
125 天前
可能是要花钱?我猜的。。。没搞过
Track13
125 天前
谷歌那个不清楚,cf 的 Turnstile 通过率不太行,我用的 via 浏览器,70%的情况是失败。换网络也一样,同一个网络换个浏览器就没问题。
BBCCBB
125 天前
之前我用的几个国外网站都要去点击图片验证, 比如找出下面 9 张图里有小汽车的图.. 找出里面有摩托车的图. etc...

图模糊的不行.. 点来点去就是不对, 这种才是反人类, 牺牲用户体验帮他们训练模型去了...
lyxxxh2
125 天前
更恶心的给你来 4-5 张图。
我用的时候在想那个脑瘫做的。
hubaq
125 天前
为何国内那些大厂不自研类似人机验证,是技术难度问题吗? 典型的信息茧房

极验验证码:文字点选、消消乐、图标点选、字序验证、五子棋验证、九宫格验证

网易易盾:文字点选、障碍躲避、语序选词、图标点选、推理拼图、语序点选、空间推理
helone
125 天前
无论是用户体验还是准确率,国内这些厂商验证码和防黑产这块确实比国外先进。。。
kokutou
125 天前
@drwebco #7
我上国外的基本都很少有无感
都是要我人肉 ocr
我是说这个 ocr 图片耗流量
SilentOrFight
125 天前
谷歌 reCAPTCHA 弹出 9 张找公交车的图,还连续 3 遍!!!你没遇到过?
无感 + 进一步的图形验证本来就是混着来的,不能说你没遇到就说国外的高级吧
SleepAt10Clock
125 天前
无感验证国内各厂都有,不管是哪种验证方式,最终"答案"都是一堆前端协议参数。
无感验证能做的无非就是收集客户端环境、行为轨迹、js 挑战等等,
而图形验证除了上面这些安全策略之外,还有一层图像对抗,相对安全一点。
thoo61871
125 天前
谷歌和微软那个人机验证实在是太反人类了
没有一次是能顺利通过的
国内厂商的极验那些效果还挺好,基本一次过
vialon17
125 天前
@lyxxxh2 前几天 wow 开国服,去暴雪注册账号,
人机验证:那种不同图案找连接正确的两个的图案,总共 10 组(对,不是一两组,每次都是十组!);
然后暴雪那坑爹机制不知怎么死活注册不了,就一直在人机验证了,
半个小时,人都麻了,我真的会谢,直接跑路。
恶心的要命
Maca
125 天前
@vialon17 我基本都是两组,或者直接无验证,应该跟 cookie 或者线路有关系?像楼上说的图形验证也很少触发,基本都是直接过,或者点一下验证就过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6712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