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问:为什么这里大多数人不太感冒 AI 写程序?

10 天前
 pathetique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前天的一个帖子里( https://www.v2ex.com/t/1070885?p=1#reply35 )大家都表示 AI 对自己的工作无用。我只是有点好奇,为什么我的感觉完全相反?所以想分享一下我的感觉和情况,很好奇大家感觉的没用是什么意义上的没有用(因为不了解专业程序员的工作流程)。

本人没学过大多数码,但是算法懂。因为工作和研究兴趣需要( NLP ,很多很冷门的语言),也会经常坐一些很没办法要做的东西。比如分词器,就和 Andrej Karpathy 的网课跟着做,所以其实前一段时间看见他推荐 cursor ,我前天开始也就试着用。然后就觉得 AI 太有用了。我暂时感觉突然摆脱了对程序员的大多数依赖。

比如,试验阶段就很快用 prompts 做了一个全栈的、机构内部使用的工作记录论坛,感觉很兴奋。因为我之前既不会 java 、也没学过 sql 。就看着看着,debug 的时候,感觉就大概了解了构架、前端后端怎么互动的 blabla ,觉得很不错。我打算马上用现有的经验,写一个网页版的数据库,可以搜集结构化的语料 metadata (就是研究生会看古代语言的、就用这个网页进行标记并且生成结构化的元数据的 database 了,以后 training 时候用)(这样他们做习题就是 labelling slaves 了哈哈)。在之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肯定会想外包。但即便让专业 coder 做,也会有太多太多需要交流的小细节,比如很多语言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元音啊各种细节包不包括,乱七八糟的细节,这些调整交流起来会吐血(尤其是 coder 如果完全是技术部门来的),和 cursor 交流就感觉非常好,真的可以一个人把这个想了很久的事情做成。

再举一个例子,我之前也想过用 OpenAI 的 api 去导出一些专业的语料元数据,但是有一定的格式需求。我大概知道 function calling 和新的 Response format 可以实现,但是因为自己不是专业的,手笨不会做。但程序员一般都只会英语或者欧洲语言,对这些元语料的结构理解需要很多解释(因为现代语言一般语法都很简单),这是去年就一直搁置到现在。昨天突然想起来,半个小时之内就开始用 function calling 自动帮我生成 training data 了。今天打算晚点试试 response format 效果会不会更好。

所以我会感觉 ai 真厉害,尤其是很多事情可以一个人做了,会比团队快很多。可能有人觉得 AI 不会 debug ,其实不是这样的。第一,这几天 cursor+claudedev 几乎可以解决过程中 60%的错误。即便不能解决,很快要求它们解释哪部分代码是负责的,看懂之后很容易也能修好剩下的问题。(可能对程序员来说,没学过 java 看 java 的代码是荒谬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其实 java 和 python 里也充满了自然语言,大多数问题理解了出在哪里就很容易看见并且修改。一些更高级的概念,比如类的继承啥的,单独看半个小时也基本理解了,虽然具体语句记不住但是可以问 ai 写。更复杂的 transformer 啥的框架确实要另外学懂才会改造,这个 ai 不行。还有, 剩下 40%的几率 ai 即便不能完全 debug 、但可以快速定位是哪些代码,定位速度可能比有经验的眼睛还快)

是不是专业程序员写的程序都比这些任务要复杂很多,所以 ai 会失效?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会觉得 ai 鸡肋呢?真心好奇,避争论。
590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OpenAI
94 条回复
dandycheung
10 天前
主要还是因为上了岁数的人多。
gaobh
10 天前
也就是你说的,主要是辅助玩玩还行,商业软件都很复杂的,需要多个系统串联很复杂的架构。cursor 这类工具只适合独立开发者或者业余选手。
0o0O0o0O0o
10 天前
那个链接也没什么人说无用吧?不是在讨论离不离得开吗?每个人的需求和水平差异太大了,也不太可能有统一答案吧?我对原讨论的理解是:
- 如果总是用 AI 写自己不会写的代码,那就有用且离不开
- 如果 AI 可以帮自己更快地写自己完全掌握的代码,那就有用但离得开
- 如果和那个 povsister 那样,AI 解决不了需求,那就无用
hhacker
10 天前
至少从我用 github copilot 的过程来看, AI 作为一个结对编程的智能助手是合格的
能大大减少一些重复且无趣的代码输入, 大幅提高了我的生产力
目前我觉得 10$/月的 copilot 订阅费是 Github 在做慈善
HiCode
10 天前
警告,下面回答可能跟答主提问无关:

1 ,“提问”是一门艺术,实际上,大部分人只会简单的提问,他们无法通过有效的提问逐步理清自己的需求。

2 ,大模型目前主要是根据提问和要求来帮助解答,解决问题的。由 1 可知,对于不擅长提问的人来说,大模型能实现的效果有限。

3 ,大模型对缺少系统性,逻辑性思维的人(不分职业),可能是毁灭性打击。
hackyuan
10 天前
有用,但没有那么大的用处。
做一个项目写代码花的时间本来就不多,整体方向的上的设计、结构协议等设计占用我近五分之三时间,想好后基本就是写完核心逻辑再填充了,让 AI 填充还是让成员填充区别都不大,当然很多时候成员填充速度还没有自己用 AI 填充来得快。
hackyuan
10 天前
@hackyuan AI 说到底还是得自己去驱动,提问然后筛选有用信息,找成员的话只需要看 Review 和看结果就好了,自己就可以摸鱼逛论坛。
人工智能还是不如真人工智能 😂
kk2syc
10 天前
最大问题是是 OP 搞错了供需关系。

对于程序员来说,困扰的从来不是代码怎么写、好不好写、写的怎么样,毕竟人和代码有一个能跑就行。别说什么没追求,大家出来打工是赚钱的,不是打造艺术品的,就算以前 asp.net 、php 漏洞百出但是也不妨碍赚大钱。

因为 AI 没办法解决:说变就变的甲方需求、屁股决策的产品经理、卸磨杀驴的老板、从天而降的黑锅,以及莫名其妙的人情世故。
Torpedo
10 天前
现阶段使用 ai 还是有点门槛的。特别是怎么提问,优化 ai 回答
falcon05
10 天前
很有用啊,而且对我来说是极为强力的工具,我是属于积极拥抱 ai 工具的那类程序员吧,ChatGPT 、websim 、cursor 和最近新版的 v0.dev 都让人惊喜,但现阶段人的能力决定了工具的上限。如何提问和有逻辑地描述一件事情确实是一种能力。

目前如果没有 ai 的确影响效率,但回归搜索和网络也能写代码。
yufeng0681
10 天前
动手能力强的会举双手欢迎。 工具就是提高生产力的。
对于动手能力一般的,在公司也就想着完成螺丝钉职责的,提高得非常少,因为写业务代码,联调,改 bug ,做项目是他们的工作,AI 写代码对工作的帮助不一定大。何必去折腾。
zjh7890
10 天前
唉,同感啊,我做了个利用 ChatGPT 做代码生成的插件,完美解决样板代码的问题,我工作中用到飞起,嘎嘎好用,发到这里连个评论都没有。
zjh7890
10 天前
再次推荐一下我的插件,gpt-tools ,文档地址: https://kmrvez832l.k.topthink.com/@gpt-tools/Promptshengcheng.html
supertimbf3q
10 天前
@zjh7890 #13 我利用不到甚至看不懂 但感谢你的分享精神:)
VeryZero
10 天前
因为很多人都在开发业务系统,而业务系统的复杂度靠 AI 是解决不了的,也不是几十个字的提示词能说清楚的。否则就不存在开发前的一堆各种设计了。

如果你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写样板代码,生成后改改就能用,那当然觉得很好用。

我个人觉得对 AI 的依赖程度和对搜索引擎的依赖程度其实是正相关的,如果你工作是面向搜索引擎编程,那 AI 的提升会非常大,因为省略了大量筛选和验证结果的时间。但是如果工作时几乎很少使用搜索引擎,那用 AI 收益就没有那么显著了。
shakoon
10 天前
因为写代码是程序员工作中最简单的一个环节,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耗费的脑细胞和时间数倍于写代码,测试耗费的时间也数倍于写代码。尤其如果是在一个大型项目组里,ai 写代码省的那点时间对项目来说意义有限,但光是把 ai 这个蠢货自作聪明命名的变量名修改规范就要多花好多时间
mumbler
10 天前
纯粹是不爱学习,AI 写代码也是需要学习的,真心热爱编程的人早就玩疯了
NoOneNoBody
10 天前
AI 对白丁有用,能出一个大致“框架”,修补一下就能跑
但对熟练的人来说,更需要的是帮助翻手册,而不是设计业务逻辑,AI 设计的业务逻辑目前来说很糟糕,只能设计一个小场景的业务逻辑,复杂就乱套了
Anarchy
10 天前
把 AI 写程序改成 AI 改程序就很多人感冒了
huyi23
10 天前
AI 提问和原来遇到不懂的去 google 有啥本质的区别??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7111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