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地铁 1 号线进去,换乘 2 号线之后从 3 号线出来,那我这个客流算哪号线的呢?

9 小时 23 分钟前
 standchan

算哪号线好像都可以,又好像都不对?

如果一条地铁线是换乘之王,大多数人只是用它来换乘,那它的客流岂不是最少呢?

98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7 条回复
Razio
9 小时 22 分钟前
老板只想要数据好看的那一个
Tink
9 小时 17 分钟前
客流量是进站量+换乘量
Tink
9 小时 14 分钟前
简单点说,就是你坐了几条线,就算几个客流,比如你从一号线进站,在地铁里面一共坐了 10 条线,就是 10 次客流量
lxh1983
9 小时 14 分钟前
为什么只能把流量算到一条线?你乘了哪条线,哪条线就有流量,很难理解吗
jojo0830
9 小时 13 分钟前
不是这么算的吧,客流量可以通过地铁的重量变化、摄像头、红外人体检测之类的来判断啊。闸机提供的只是交易量。
byby
9 小时 11 分钟前
你吃了块猪肉,又吃了块牛肉,难道统计起来你没吃猪肉吗
lsylsy2
9 小时 7 分钟前
你不是一个客流,你是三个客流,1 2 3 号线一条一次。
系统记录了你从 1 的某个站进,3 的某个站出,通过各种方法估算出你通过了 2 换乘。
你要是特意绕道他也没办法,但是大概估算是足够的
NoOneNoBody
9 小时 5 分钟前
统计不是这样算的
如果只计算线路,没有多大实际用途,这种数据多数只是作为简报、公告用的
有指导意义的是站点统计,你并没有三条线路都坐满吧,也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三条线路,自然就是分开计算

如果 1/3 没有交集或者进出方向对应不上,是可以 if then 推导出乘坐了 2 号的某一段的
某换成站点不经进出口的客流,统计也可用摄像头辅助,而且现代几乎都用上这个,因为它还涉及安全和客流控制
Biggoldfish
8 小时 54 分钟前
算客流时三条线都会算一次

如果从 1 号线的 A 站到 3 号线的 B 站有多种可能的路径(比如最快的是 1 号线转 2 转 3 ,绕远一点 1 转 4 转 3 ,绕一大圈 1 转 5 转 3),那么系统会给每种路径分配一个系数 (比如上面例子里可能会分配 0.6 0.3 0.1),你这趟乘车会算 1 号线和 3 号线各 1 个客流,2/4/6 号线分别 0.6 0.3 0.1 个客流。传说这个系数有时候会人为调整从而实现统计上刻意提高/压低某条线路的客流量。

因此大多数人用来换乘的线路在客流统计时客流会很高(例如各地的环线像北京 10 号线)

只算一次的是进站量,你的这次乘车只在 1 号线(的 A 站点)算一个进站。如果 A 站是个换乘站有多条线路经过,那又是通过一个系数来分配这些线路在该站的进站量...
Biggoldfish
8 小时 53 分钟前
@Biggoldfish typo 应该是 2/4/5 号线分别 0.6 0.3 0.1 个客流
caocong
8 小时 40 分钟前
你经过了哪个客流头点位就算哪个客流,客流点位的具体分布每个站口肯定有,内部什么位置看每个站点的布置了
shortawn
8 小时 35 分钟前
如果你乘坐的 1 号线起点站可以直达 3 号线终点站,并且这种方案是最省时间、距离最短的,那就只算 1 号线和 3 号线。这种情况下,即便 1 号线和 3 号线都和 2 号线有交集,即你可以绕到 2 号线再转到 3 号线,也只算最短距离。
shortawn
8 小时 34 分钟前
反过来,如果 1 号线和 3 号线不相交,而必须经过 2 号线换乘,那么这就算 1/2/3 号线的客流。
retrocode
8 小时 29 分钟前
客流量这玩意本身就不可能精确的, 都是估算, 一般就是根据 入站出站站点计算最短路径, 多数情况下够用了, 可以做全局把控
skagerakdean
8 小时 20 分钟前
都算,前提是 1-2-3 的换乘方式是行程算法的最优路径。
因为你确实都分别乘坐了 1 号线、2 号线和 3 号线,各自线路的客流分别+1 ,没毛病。
julyclyde
6 小时 13 分钟前
以前北京的方案是:
对于每个固定的进出站组合,有固定的分账比例,而不考虑实际换乘路线
nutting
4 小时 48 分钟前
闸机动了就算流量,弄那么复杂没意义,流量也不能直接=人,就是个多少的量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0419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