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感悟

2014-08-23 22:14:06 +08:00
 mantianyu
连续将近一年来, 我一直觉得周遭信息好多, 每天要学习的好多, 每天时间都不够用. 这不是个好状态.

今晚反思了一晚, 为什么我每天觉得活得这么累, 为什么总是有学不完的东西. 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想的这些当然不一定对.


* 不要总是收集, 看起来很好的资料, 而不是对你真正有用的资料, 有这个时间应该去多看一点书
* 不要只看不思考, 在信息的海洋里只看不思考, 会忘的很快, 获取的知识也不多
* 浏览器的收藏夹, 不要收藏一堆你觉得内容很好的网站, 以期以后找个时间把里面的内容都刷一遍, 事实上, 你可能永远不会刷. 因为那只是 "可能" 对你有用, 你只是>觉得那内容好就收藏了, 实际上并不一定是对你 "真正" 有用的. 好的内容, 在你真正需要它的时候, 是不需要担心 Google 不到它的.
* 浏览器书签里收藏一大堆东西的结果就是: 你一直不看, 书签越来越多, 于是你的负重感与罪恶感越来越大, 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你总觉得还有好多东西没看, 还有好>多事情没做, 如果这个时候你看一眼你的书签, 你已经给书签分了好多类, 但是屏幕的高度还是装不下书签的长度, 你的负重感绝对会加大的.
* 上面两条对于微信收藏, 剪贴到印象笔记, 收到 pocket... 同样适用
* 多读书, 少在互联网找知识. 不要在微博里, twitter 里, 微信里刷出好文就立马收藏. 不要指望凭借这些刷出来的 "好文" 就能让你得到升华 (更何况收藏了你也不一>定看). 要想提升自己, 就去多看书. 你刷出来的文章, 大多数都是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写的一个学习总结, 这样的文章的水准和大师出版的书怎么比?
* 你真的以为你在网上看的好文章是那些 "大牛" 无私的奉献给小白普及知识的? 其实那只是他们也不懂那块或者对那块内容模棱两可, 然后查资料自己写的学习笔记罢了.* 当然, 要看好书, 而且看的同时要多思考, 一定要多思考, 多思考, 一定要多思考, 一定要多思考.
365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5 条回复
userlogin
2014-08-23 23:01:12 +08:00
有时候确实有这样的问题:P
Geeker
2014-08-23 23:04:57 +08:00
多回顾多整理
Exin
2014-08-23 23:12:10 +08:00
说得好。

还有就是每天需要固定的学习时间,保证每天的学习量
airyland
2014-08-23 23:13:33 +08:00
同感啊
mantianyu
2014-08-23 23:30:01 +08:00
@userlogin
@Geeker
@Exin
@airyland

真是很高兴原来很多人和我是一样的观点呀 ^_^
zeayes
2014-08-23 23:54:26 +08:00
认认真真看书,扎扎实实记wiki、写博客,这才是王道。
liaa
2014-08-24 00:00:32 +08:00
楼主我好累...楼主我也这么想的...
momo5269
2014-08-24 01:12:48 +08:00
__ [1] 收藏夹部分言中,但很多时候能帮助不少人,自己也能用到……

(我的处理方式之一是缓存文件夹。
(缓存内的根据复用率或者重要性提升到主要文件夹,每隔一段时间清空缓存。
(基本看上去有用的就没了……这个清空是选中文件夹导出丢到缓存库然后删除)
(我经常遇到,真正需要他的时候,google baidu四五小时也出不来……)

因为知道{我的书签}是干啥的,所以即便是三千条书签(含缓存)也不会有负重感。给我负重感的是书签中的论坛里的那些“大神”,一些文章思想难以企及的高度

__ [2] {剪贴到}我的方式是复制到Opera笔记和直接放记事本(不知怎么的就是放不下这个)
__ [3] {多读书}确实很赞同,但是也需要一些非常精品的文章,更不要说有些事情不读文章无法了解去读哪些书。只是精品是在太少了。 比如我经常引用的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864749.htm
__ [4] 不少解决方案确实是,也有不少被楼主言中,还有一些干脆就只是扯皮……老生常谈+泛泛而谈,从用语和涉及内容上看上去很高大上而已。就非计算机领域而言,涉及到偏高技术的就没有多少好文章,感觉和古时的留一手一样……

咱的问题就是从小到大都是这种琐碎零散知识的积累,有些是兴趣驱动,有些是问题驱动。想要认真看书和提高水平难在没有稳固的基础和需求情况不同,比如去理解用语的时间更长、眼高手低、和了解到一定程度就够……最后还有大量搜集和滥用工具

##高一休学,直到现在也没学会如何自学……当年的求助帖还在那里,至今还是不会……
momo5269
2014-08-24 01:19:12 +08:00
对休学后再也没回去毫无怨言
恨的是修养不够,基础不足,始终学不下去,看过的记不住,有兴趣的都记不住……属于不翻文章不记东西就会死的那种……

p.s 楼上负重感那个是两条
jedicxl
2014-08-24 07:30:27 +08:00
知识管理(或者说存储),其实不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反而会更好。
楼主你太急于求成,或者说严重点就是急功近利了

平时就按自己的喜好随性收集,定期做整理即可。将工作和生活一定会用到的,放在一个子集下,将不确定是否能一定用到的,放在另一个子集下,将纯粹因为好看或能提供灵感的,放到第三个字集下,以此类推。但第一次整理不要着急删除自己看似用不到的,先留着。再过一段时间做深度整理的时候,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删减。
这样经过一年后,基本能确定你最终的知识管理的数量级。

个人认为,知识管理不需要象行军背包一样那么精简到没有任何一个鸡肋。对自己多些宽容,不要那么苛刻。随着时间的沉淀,总会稳定下来,不再肆意扩容
credochen
2014-08-24 08:46:09 +08:00
楼上说的很好。
greatghoul
2014-08-24 09:21:34 +08:00
感觉楼主有些偏激了,我的实践经验是,浏览器收藏夹还是非常有用的。大多数时候,Google出一个很久之前的资源并不容易,如果是存在收藏夹中,却很容易搜索到。

微博,twitter中的好问很多值得一读,对于文字性的,一般 send to kindle 有代码的一般存书签。kindle 和 pocket 这些服务的良好的阅读体验有助于你阅读一些长文。

相对于看书,我更倾向于读大牛们模棱两可的文章,能写成书的东西相对于文章,是比较陈旧的。而很多书也是大牛们从他们的博客中提炼出来的。比如 remote 和 rework。文章更能体现作者的思考,而且通过留言,也更容易获得反馈,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新的技术。
Comdex
2014-08-24 09:31:52 +08:00
同感
mantianyu
2014-08-24 13:09:15 +08:00
@jedicxl 感谢, 您的话给了我一些提醒, 我似乎是有点自己给自己找压力了. 确实, 书签里的收藏的多, 只要我不去管它, 不自己给自己找压力就行了. 我不该纠结于这个.


@greatghoul 我也碰到过以前 google 到的东西, 再想找时忘了当初用的什么关键字, 然后找了半天的情况, 不过这个情况我碰到的非常少.

我赞同你说的 "文章更能体现作者的思考", 不过我觉得那只限于去学习大牛们的思想. 要学习技术, 知识的话, 我觉得还是书籍更合适, 因为, 大牛们的思想可能会逐年变化, 但是像技术, 知识这样的东西, 一般是不会四五年就过时的. 很多技术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momo5269 感谢您的分享, 另外赞一下您当初修学的勇气!

记事本这个我实在觉得不是好的剪贴方式, 排版怎么解决呢
momo5269
2014-08-24 15:51:48 +08:00
@mantianyu

休学是因病和班主任矛盾……
记事本一般是非Opera的情况记录关键词和几个地址用的……也就是正式书签的缓存 - -

p.s.用惯了Opera,对分割线、排序方式、昵称和描述依赖过重……(正在想怎么弄adr书签到wox上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2952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