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 开 50+标签是什么效果?

2014-12-07 23:26:53 +08:00
 tennix
一周多的 HN 没有阅读了,今天集中起来一起读,Firefox 直接开到50+标签,发现一点也不卡。之前有人贴图 Chrome 打开30+标签,就有人称其为土壕,断言内存肯定有十几G。看看 Firefox 吧:

http://emax.qiniudn.com/firefox-many-tabs-01.png
http://emax.qiniudn.com/firefox-many-tabs-02.png
http://emax.qiniudn.com/firefox-many-tabs-03.png

Firefox 几天前打开到现在还没关过,标签打开的接近60了,插件什么的也有十多个,但总共内存才占了 1.5G,而且更关键的是不卡顿,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将主力浏览器切换到 Chrome 的原因之一,Chrome 打开几个标签一段时间,去干其它事情后回来就发现切换标签要半天才能响应过来。

有没有哪个土壕再晒晒 Chrome 标签开到 50+ 是个什么状况
704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60 条回复
ZavierXu
2014-12-07 23:41:30 +08:00
每次看到这种帖子都想回个 so what?
yakczh
2014-12-07 23:43:35 +08:00
chrome标签栏只能放在上面,不能移到窗口底部,用Firefox可以完全自定义
046569
2014-12-07 23:44:15 +08:00

切换肉眼看不出延迟.
046569
2014-12-07 23:45:24 +08:00
pierrec
2014-12-07 23:46:23 +08:00
so shat +1
你有本事开,50个1080P的youtube
pierrec
2014-12-07 23:46:42 +08:00
竟然打错what,失败
haruhi
2014-12-07 23:52:10 +08:00


大概是这样,用了 3 GB 左右的内存。
pierrec
2014-12-07 23:54:13 +08:00
@haruhi 你确定不是晒cpu
6IbA2bj5ip3tK49j
2014-12-07 23:54:40 +08:00
火狐tab mix plus可以开多行标签页,我一般都是开个3-4行……
1423
2014-12-07 23:54:58 +08:00
70+
直接中键 blogs 文件夹了
瓶颈是网络。。
电脑一点不卡
平时除了赶 web 的实验,谷歌开好多,还真不常打开这么多标签页

yxt
2014-12-07 23:57:26 +08:00
数了一下开了94+31个标签页, 两个标签页组, 当前组94页, 标签页分行显示, 每行14个, 显示3行, 滚轮换行, 找起来有点麻烦, 进程占用1.6G内存.
FrankFang128
2014-12-07 23:59:44 +08:00
不要开50个tab就好了
hsj007
2014-12-07 23:59:51 +08:00
开了45个。。5g多内存 一点不卡。。
jsq2627
2014-12-08 00:03:34 +08:00
这不是赤裸裸的秀配置嘛
那我也来补一刀
fullstack0xyz
2014-12-08 00:05:26 +08:00
正好50个,在HN上挨个点的链接。。。一个youtube,一个youku,其他都是普通网页,chrome完全退出后内存占用1G
hsj007
2014-12-08 00:08:34 +08:00
@1423 全是隐身的。。。
oott123
2014-12-08 00:09:40 +08:00
_(:з」∠)_
我的渣配置别说 chrome 了
火狐开 5 个标签也卡得死死地
fullstack0xyz
2014-12-08 00:11:24 +08:00
平常上网不会开30个以上tab(估计),感觉不需要同时打开那么多标签呀,开的多了找起来都麻烦。。
fullstack0xyz
2014-12-08 00:13:23 +08:00
@1423 我竟然是一个一个点的链接。。哭了
u
2014-12-08 00:14:05 +08:00
@fullstack0xyz 求主题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5222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