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
2015-02-25 04:02:10 +08:00
1. 技术门槛提高了,但攻击者的水平也提高了,可以绕过各类安全机制的漏洞并不少见(我们这里业余地量产这类漏洞,嗯
2. 恶意代码(感染式病毒、木马、蠕虫、间谍件、广告件)整体数量并未减少,只是你和你周边的人使用习惯逐渐变好,中招的次数降低(但是依然有大量的普通用户的安全习惯一般)
3. 整体的攻击趋势是从大范围大规模攻击往精确地针对性攻击发展,比如潜伏在POS机里吐钱的案例都已经有很多了,针对企业的窃密也大把大把的,所以普通用户也会感觉少一些了
4. 不同意楼上所谓“杀软的核心技术仍是特征码匹配”,除了传统的沙箱、主防、启发式,现代AV的另一个技术核心是情报+深度分析+取证+数据关联,虽然听起来比较扯淡,但是对上面所说的3. 比较有效。可以思考一下卡巴上周那三篇报告是怎么出来的
5. 不同意1楼的“做病毒的都去做杀软了”。这个是行业大忌,主流安全厂商在招人的时候,都会考虑这类背景问题。老实说,会写病毒,和会检测查杀病毒,完全是两回事。
总的来说,让你觉得变少了的原因至少包括:1. 你的使用习惯和安全意识;2. AV厂商对攻击门槛的提高;3. 系统安全机制对攻击门槛的提高;4. 网络安全治理对黑产下游变现盈利门槛的提高;5. 攻击目标、攻击方式和获利方式的转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