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ic - 从未插得如此顺滑(有动图)

2016-05-16 23:59:16 +08:00
 quietjosen

只要在 iPic 中开启自动上传,不论屏幕截图、还是复制图片文件,都将自动上传至微博图床、并复制 Markdown 格式的链接,直接粘贴插入,够懒人吧?

写博客、在 V2EX 发帖、在知乎讨论、在豆瓣灌水 ...

有了 iPic ,插图从未如此顺滑!

我也要体验

来来来,发邮件至 iToolinbox+iPic#gmail.com 邮件中回答以下问题即可。

672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创造
51 条回复
irockytan
2016-05-17 00:23:01 +08:00
我觉得任务栏的图标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 P ,我会喜欢,就比如你的应用 icon ,哈哈
quietjosen
2016-05-17 00:35:17 +08:00
@irockytan 哈哈,考虑下;任务栏的尺寸太了,估计会有困难。
xinyidao
2016-05-17 07:54:08 +08:00
我现在就想插入试试 markdown 传图用 建议支持七牛云存储 最好还可选是否开启短网址
短网址要记得支持 t.cn
quietjosen
2016-05-17 07:58:36 +08:00
@xinyidao 插入 Markdown 很方便的,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折腾了 iPic 这个轮子,现在写博客,插图时那个舒爽啊,没痛的过人很难理解这种顺滑 ...

恩,七牛在计划中,我博客中的图都是在七牛的,也是认证用户。

短网址的建议不错,这就加列表中。不过话说,一个在网页中图是看不到链接的,你什么场景下对链接的长度比较在意?
quietjosen
2016-05-17 07:58:58 +08:00
@xinyidao 回复邮件就可收到体验地址哦~
tonghuashuai
2016-05-17 08:00:10 +08:00
真心不错,用起来了。
quietjosen
2016-05-17 08:02:22 +08:00
@tonghuashuai 哈哈,听到这话好开心,不枉熬夜啦 ^_^
tonghuashuai
2016-05-17 08:02:34 +08:00
@quietjosen 这个是传到哪个微博账号了呢? lz 自己的账号?
quietjosen
2016-05-17 08:03:37 +08:00
@tonghuashuai 对了,微信服务号中的图片应该都是在腾讯自己的图床上的吧: http://qpic.cn 能用微博等别的图片来源吗?
quietjosen
2016-05-17 08:05:42 +08:00
@tonghuashuai 一个临时账号。其实,如果图传成功了,再把发图的微博删除了,图片链接还是有效的;你可以试试。不过,以后会考虑自己绑定到自己的小号中。
tonghuashuai
2016-05-17 08:06:59 +08:00
@quietjosen 我没描述清楚,我一般写完公众号的文章后会导出一份桌面浏览器有好的 html ,里面不允许微信外链,所以就得用图床
tonghuashuai
2016-05-17 08:07:47 +08:00
@tonghuashuai 如果绑定自己的账号的话就比较方便了,个人想法
DearTanker
2016-05-17 08:27:07 +08:00
shulen
2016-05-17 08:33:47 +08:00
@DearTanker 这个不错,收了
quietjosen
2016-05-17 08:35:17 +08:00
@DearTanker 我目前也在用类似的,但每次都要手动拖,如果一篇文章要反复拖 4 、 5 个图,就一点都不愉快了。
quietjosen
2016-05-17 08:36:36 +08:00
@tonghuashuai 哦,明白了;关于微博图床,其实用谁的号传结果是一样的。当然,绑定自己的微博,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给图片加自己微博的水印。恩,会考虑的。
DearTanker
2016-05-17 08:37:06 +08:00
@quietjosen 直接 ctrl c ctrl v 即可
DearTanker
2016-05-17 08:37:31 +08:00
@quietjosen 当然,截图可以直接 ctrl v
quietjosen
2016-05-17 08:43:36 +08:00
@DearTanker 使用 Chrome 插件的步骤是:

- 打开 Chrome 浏览器
- 打开插件窗口
- 将图片拖入插件窗口
- 等待
- 图片上传成功后,鼠标移至地址栏,复制
- 切换至博客窗口,粘贴

上面的步骤重复个 4 、 5 次,就有点呵呵了。我就是因为这个不爽,才搞 iPic 的。本质上和这些插件差不多,只是改进了一些使用上的便利性。比如,不需要频繁切换窗口、不需要拖动、不需要手动复制。
DearTanker
2016-05-17 08:45:38 +08:00
@quietjosen 你为什么不试一下再说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7910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