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狗东 618,V 站近期涌现了大量的装机贴.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给大家一个大概参考.装机在今天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没有接触过,这里不存在什么玄学,只是简单的选择和把硬件拼凑起来而已.不外乎就是哪个品牌,用多大电源,显卡能不能玩 xx 游戏之类的问题.我本意是把这篇文章写得复杂一些,以区别大其它装机文章,希望您读了以后会有超出装机本身之外的收获.
本来端午之前就想动手写的,结果拖着拖着 618 就要过去了.楼主只是帮忙修过几天电脑,并非专业人士,所以很多技术细节认知未必正确.
农企(AMD)近年来太颓,在中高端甚至入门级跟 Intel 比完全处于劣势,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只能选择 Intel 平台.这里说的平台其实是讨论是 Intel 当代 Skylake 平台还是上一代 Haswell 平台的问题.以 i5 4590+B85+8G ddr3 1600 和 i5 6600+B150+8G ddr4 2400 我们来做个简单对比:
价格对比
CPU 两款淘宝散片价格基本一致,1115 左右.入门级技嘉 B150M-D3H 手机端当前价格是 599,而技嘉 B85M-D3H 手机端价格是 469.主板价格方面可以说老平台有些优势.内存方面以金士顿 骇客神系列单条 8G 作为对比,ddr3 1600 单条 219, ddr4 2400 209.价格有波动,基本上算是同价,ddr4 入门级并没有带来成本提升.
CPU 性能方面
4590 主频 3.3GHZ 稍高于 6500 的 3.2GHZ 所以,跑分上有非常微弱的优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功耗方面
6500 TDP 65W,4590 TDP 84W,功耗降低 20%以上.每天运行 5 小时的话,一年大概可以省 35 度电,其实耗电倒是次要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功耗降低,散热更容易得到控制,ITX 之类的小机箱不用再纠结散热器,中大型机箱更容易得到的安静运行效果.
综上,我们用 120 元成本换来的是 20%以上的功耗降低,DDR4 支持,M.2 接口,最新的核显.所以除非是整机预算 2000 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同学,还是建议上 skylake.个人估计家用台式机正常寿命应该在 3-5 年,可预见的未来肯定是高速 SSD 的降价和普及,DDR4 成本降低及普及.所以新平台的意义是远超当前的,应该是在正常服役期内有充足的升级可能性.
至于选择 i3\i5\i7,带不带 K,请根据个人性能需求和预算来调整.入门级家用和简单游戏,i3 足够,主流游戏一一般开发 i5 肯定够用.科学计算,中大型项目编译等较吃 CPU 场景推荐 I7.CPU 根本做不了假,也很少损坏,入手渠道非土豪建议淘宝入散片,可以省个几百块钱.
散热方面非超频用户选择原装风扇,或者广受好评的九州风神玄冰 400,是完全可以满足需求的.超频玩家折腾能力远高于我.不多讨论.
关于 E3
E3 系列用 i5 稍高点的价格,带来 i7 不超频的类似性能,缺点就是入门系列屏蔽了核显,对于上独显的玩家来说,性价比还是有的.但是 E3 1200 V5 系列不再支持消费级主板,需要 X 系列支持,主板方面兼容性导致性价比降低.X150 入手成本要高许多,CPU 二手的出售对比 V3 系列更是困难,价格跳水肯定要快很多.个人不建议 skylake 平台现在上 E3.当然华硕技嘉都有相关主板,个人预测 X150 系列主板会有较多库存货,可以在明年或者后年这个时候选择入手.停产后 X150 系列主板价格会比较好,但是 E3 V5 系列的 CPU 价格会很低.垃圾佬可以盯着 X150 特价,水平与 B150 同水平或者稍低的时候都可以收藏一块.
过去我们说到三大件,一般是指主板\CPU\内存,而在今天,我认为应该是主板\CPU\固态硬盘,因为内存在今天很少成为价格和性能的瓶颈,而硬盘却经常是瓶颈.固态硬盘为解决这一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
固态硬盘的接口
固态硬盘接口主流的有 SATA 3.0\MSATA\M.2,SATA3.0 发布于 2009 年,理论速度 6Gbps(600MB/s)在某些场景下已经捉襟见肘.为此 SATA-IO 发布了一个补丁方案,SATA-Express,期望在最小成本的情况下通过 SATA-E 满足 SSD 的性能需求,并未考虑到超级本苛刻的体积需求,提升较为有限,所以 Intel 在 MSATA 的基础上基于现有的 PCI-E 3.0 定制了 M.2 接口,在超极本上发力之后,在 100 系列平台终于迎来了普及.M.2 接口有两种类型: Socket 2 和 Socket 3 ,其中 Socket2 主要考虑兼容性,支持 SATA 、 PCI-E X2 接口,而如果采用 PCI-E ×2 接口标准,最大的读取速度可以达到 700MB/s ,写入也能达到 550MB/s 。而 Socket 3 主要考虑对未来的性能支持可支持 PCI-E ×4 接口,理论带宽可达 4GB/s.当前支持 Socket3 的 SSD,价格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所以具体选择上还是看经济承受能力和对性能的追求上.
消费级性能怪兽 M.2 Socket3 接口固态硬盘
三星 950 pro 读 2200MB/s 写 900MB/s 售价 1499
Intel 750 系列 400G 读 2200MB/s 写 900MB/s 售价 2250
安装方便 M.2 Socket2 接口固态硬盘
有了上面的接口介绍,应该不难理解 Socket2 M.2 性能方面是等同于 SATA 或者稍稍高一丁点,基本上没有上面提升.个人认为唯一的优势也就是安装时不用连接线,直接插在主板背面要简单一些.目前市售的 M.2 接口 SSD 大部分都是这个级别的,虽然性能方面没什么优势,但是价格方面却高经常高出 1-300,可以说性价比基本上没有的.完全看大家心情选择.当然存在部分采用 pci-e x2 通道的读写速度达到 700M 左右水平的,楼主并没有详细去甄别,也许这里可以挖出一点性价比.个人认为意义并不是非常大.
因为型号 /容量较多,推荐几个系列供大家选择:
三星 850EVO/三星 850 pro/金士顿 G2 系列 /浦科特 M6
兼容性好性价比高 SATA3 固态硬盘推荐
浦科特 M6s/三星 850EVO/闪迪至尊超极速系列 /Intel 535 系列
机械硬盘推荐
西数蓝盘 /黑盘
内存个人认为比较简略,有相关性,也比较简略所以放到了一起.
对于不打算上独显的小伙伴,非常建议上双通道内存.两根 8g 或者两根 4g 都可以,带来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Intel 平台大概有 20%的提升.日常使用内存是瓶颈的主要场景 并不是很多.
品牌方面差距和差价都较小.口碑较好的海盗船,金士顿骇客神条系列,威刚和芝奇通常性价比稍微高点,不过也就是几十元的差距.俺曾经装机老推荐的三星金条现在已经消失了.
内存频率方面,通常受限于主板平台,B85 最高支持 DDR3 1600,B150 系列 DDR4 2133.频率 1866 和 2400 内存条也可以正常使用,会自动降频到支持频率.Z 系列通常支持 XMP,通常 DDR4 3000 左右都可以很好支持,当然可超频的内存条价格也是直线飙升.
主板型号 H/B/Z 分别对应的是低端,入门级,和旗舰级.他们除了提供当代 CPU 的支持外,还提供差异化扩展能力.总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供电
对超频能力影响最大的就是供电.理论上单相供电可提供大概 36W 输出.而 CPU 功耗一直较高,解决的方案就是多相供电.多相供电并不是简单的并联,是在并联的基础上把他们工作时间交错开.这样带来的好处说一是负载均衡,二是输出电流波形也更加平滑.100 系列主板默认采取的 4(CPU)+1(显示核心)相供电,非超频用户完全够用.由于 CPU 放弃 FIVR 调压模块,电压控制交给主板.所以 100 系列超频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主板,对于需要超频的朋友,主板上投入千万不要省.i7 6600K 稳定超频频率大概在 4.6GHZ,10 相左右供电可以很好的满足需求.更多相的供电会提供更稳定的超频体验,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供电模块内耗猛增,会导致平台整体功耗大幅增加.电源和散热方面投入要需要增加.
集成设备
声卡和网卡是最重要的集成设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内置声卡不论吹得多神都没必要在意.而对于发烧友来说,吹得再神他们觉得是垃圾.所以声卡不必太在意.
而随着百兆宽带的普及,传统的 10-100Mbps 网卡已经出现瓶颈,强烈建议大家购买内置千兆网卡的主板.对于游戏玩家可以考虑选择延迟优化的网卡,比如 Killer 系列等.
主板的尺寸
机箱的大小和主板是分不开的.当前主流版型主要有 ATX(大板),MATX(小板),ITX(迷你小板).主流用户推荐选择 MATX 和 ITX.超频用户和对空间不敏感的用户建议直接上大板机箱.
型号推荐 技嘉 B150N/B85n(ITX),B85/B150M-D3H(MATX),Z170X-UD3(ATX),华硕 B150I PRO GAMING(ITX),B150M-PLUS(MATX),Z170A(ATX)
黑苹果
V 站开发者较多,macOS 下做开发环境部署相对方便,同时 GUI 界面有较高的可用性.而 MacBook 性能有时候会稍显不足,黑苹果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台式机来说很容易做到完美.主板方面建议选择技嘉华硕和微星.排名分先后.重点关注内置声卡和网卡芯片的型号,然后查询相对应型号的驱动解决情况.通常来说 Realtek 系列声卡和网卡是最优选择.WiFi/蓝牙模块方面,Intel 全系目前无解.技嘉 B150N 自带的 WiFi 蓝牙模块可以不要,直接买不带 WIFI 模块的.自购免驱模块,比如 AR9280,BCM4332,无线性能要求较高可以直接选择近代 MacBook 同系列芯片,缺点就是价格一般较高.Intel 集显都很容易驱动,独显方面 N 卡有 webdriver 支持,绝大部分 N 卡可以放心选用.当然最新的 10xx 系列支持可能要稍微滞后一些.N 卡 6 系列比如 650ti 是免驱的,当然只能入二手了.实测 650ti 在 El Capitan 下玩 dota2 只能开中特效,意义不是很大.
机箱的大小和主板是分不开的.所以随便推荐一些口碑尚可的型号给大家参考.
游戏悍将刀锋-变形金刚 3 至尊版-ATX-258
先马坦克-(ATX)-199
绝尘侠π(MATX)-200
乔思伯 umx-500(MATX|ITX 价格名称不一致)
ICE 甲壳虫(MATX)-139
电源品牌我个人折腾过得比较少,不不推荐具体型号了.
入门级选择安钛克,海盗船,中高端可以选择海韵,振华,Tt.
尽量选择 80plus 铜牌以上电源.
建议额定功率:
集显 300w
750ti/950 级别,400w
960 500w+
970 550w
980 600w
超频及双卡用户请自己多做点功课.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