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白帽子在乌云报漏洞,结果逮捕”,国内还有白帽子的环境吗?

2016-06-26 09:53:42 +08:00
 alexecn

早上看到了这个新闻: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48713 立马感觉到了一丝丝凉意!

起因:上个星期刚在 V2EX 发了一篇: https://www.v2ex.com/t/286712

后来也在网友的劝说下去 http://www.wooyun.org/ 发了一下,最后得到的乌云反馈是:小漏洞,但联系不到厂商! 再过了几天,发现某某默默的把这个漏洞修复了。

当时虽然有点生气,想评论下什么小漏洞,但现在看来非常谢谢某某的处理方法。 很庆幸,对于当时自己有点喝 high 、闲得蛋疼的情况下所做的事情没有造成多大的问题!

现在,这里的总结一下:

  1. 没有所谓的白帽子,放弃这个称谓吧! 你所做的入侵检测,以及相应的行为在法律上都算违法。(这个是很明显的),你要承担成为被告的风险。 你所谓的善意,对于被检测公司而言没法看出,没法证明!他们只能看到同样被入侵的行为。
  2. 私自检测别人的漏洞,并报告,伤害了安全公司的利益!你们都帮忙了,安全公司就越来越没有用了。
  3. 私自检测别人漏洞,并报告,伤害了被检测公司相关程序员的利益。安全的问题,不只是程序员的问题,但以这样的形式被报告出来,很可能最受伤的是相关程序员。管理层看到这个,如果不是出身于技术,对安全不慎理解,很可能会责怪相关程序员。

所以综上,白帽子的行为得利的只有白帽子所谓提交漏洞得到的那点奖励,其他相关人员都不可能收益,还有极大的被损害利益。所以,白帽子这样的行为在国内暂时行不通!

还要说的一点是,乌云在其中起的作用:我觉得非常不好。被抓与乌云拖不开关系!乌云鼓励了这样一种违法的行为,并且没有警告这些白帽子做相应的个人保护!乌云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这样的行为在国内是安全的,是被这些厂商允许的! 如果该事件已经进入法律阶段,公安部门要取证的情况下,乌云相信也得配合,将这个事件锁定到这个白帽子上。

所以,忘了白帽子吧! 兴趣是兴趣,安全更重要!

1067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信息安全
26 条回复
webjin1
2016-06-26 16:06:37 +08:00
@longr923 见识了,原来是这个工具,我以为是用明小子
mywaiting
2016-06-26 16:09:09 +08:00
看到这帖子,忍不住说两句:

1 、无论怎么对待白帽子黑帽子,漏洞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多弱智的漏洞真心不少;
2 、乌云这样做并非完全正确,至少不算法律上的完全正确,但漏洞始终需要出口,没有公开修复的,有价值的都会被玩残。乌云的做法有它正确的地方,至少一定程度促进了互联网的安全环境;
3 、某网站的这做法,并不能掩盖它自身的安全薄弱,漏洞还有人愿意报给它说明这厂家大家还认为它有点良心。这么一闹,我相信很快某网站的数据就会在地下流得遍地都是,那时候就不是 4000 条数据的问题了,一旦被渗透,整个公司的安全架构和各种留下的 backdoor ,足够他们折腾好久好久了;
4 、现在有很多 *SRC ,也算是个每个公司自己的乌云,因为安全漏洞真心不可避免,懂得安全的公司会对帽子们好一点的;

最后,越来越多这样的事情,不说别人,至少我是发现了就收藏起来自己玩,不要报了也不要提醒了,重回黑暗的世界,这样看起来就天下太平是不是?嗯嗯,也只是看起来而已
alexecn
2016-06-26 16:16:58 +08:00
@aeshfawre 个人认为这才是现在正确的结局!
黑帽子越多,安全问题越严重,才能倒逼厂商越重视。
当厂商付出更多的钱到安全方面的时候,安全公司才能越来越多,才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洗白!
整个利益链条就会导致事情向好的方面转向。

而后,才能有白帽子的生存空间!
Felldeadbird
2016-06-26 16:41:19 +08:00
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起来?
kalintw
2016-06-26 21:13:30 +08:00
非法治社会,你有没有罪,看衙门心情
alexecn
2016-06-26 22:43:46 +08:00
有人问我,现在需要一个法外之地吗?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8835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