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catliu。
转眼间已经离开美团,来到微软半年了。
在刚加入微软的时候,我打算过了一个月就写个月度总结。结果一个月后,发现啥都不懂。
于是想再过一阵子来写个季度总结吧。结果一个季度后,感觉对业务还是一知半解。
于是想再过一阵子来写个半年总结吧。现在半年过去了,总算有点话可以说了。
慢——这也许就是我对微软的第一印象吧。
加入微软之前,我已经有过心理准备,也听说过微软的节奏比较慢。但是不是亲身经历的话,是无法有这种体会的。
在美团,我带的团队曾经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包括 iOS 和 Android 的一个完整的 Hybrid 项目。
在微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做一个 Feature 之前,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审核:
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 Dev design ,也需要考虑一些以前从没考虑过的问题:
为了保证一个 Feature 顺利上线,各种措施也不会少:
每一项执行下来,几个月就过去了。
慢只是表象,认真严谨和对用户负责才是实质。
在微软,工具随处可见:
自动化也很完备:自动测试,自动部署,报警电话和邮件等。
虽然我已经来了半年了,但是感觉仍然只接触到了凤毛棱角。
首先,下面这段只表示我在我所在的团队看到的技术,不代表其他团队也是这样。
其次这是我在短短半年接触到的,不一定准确,也不代表将来不会有新的技术。
最后,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与其他所有个人和组织都无关。
作为一个前端,我必须得说,这里并不适合追逐新技术的人才。
下面就把「在 2016 年学 JavaScript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中的大部分技术都列举一遍吧:
没有 jQuery ,没有 React ,没有 ES2016 ,没有 AMD ,没有 CommonJS ,没有 Browserify ,没有 npm ,没有 Bower ,没有 Angular ,没有 Grunt ,没有 Gulp ,没有 Webpack 。
有 TypeScript !
没有 Ramnda ,没有 Fetch ,没有 Promise ,没有 await ,没有 async ,没有 Flux ,没有 Redux ,没有 KnockoutJS ,没有 Handlebars ,没有 Mustache ,没有 underscore ,没有 Lodash ,没有 Jade ,没有 EJS ,没有 Elm 。
没错,大部分新技术这里都没有。只有一个自己写的基础库,实现了 DOM , Ajax 等一些常见的操作。
为什么不用一些新技术呢?我觉得是为了追求稳定性吧。
为什么不用 jQuery 呢?因为自己的基础库比 jQuery 更高效。
可以使用开源库吗?可以,但是需要报备它的开源协议。
关于新技术的讨论已经很多了,这里我只列举我所看到的现象,如何评价请见仁见智吧。
外企的福利大家应该听说过了,这也是最值得炫耀的部分了:
文化也是我比较关注的方面。
首先,这里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一般很少会突然出现一个人站在背后来找你。开会也会提前很久通知。
其次,大家都倾向于能够书面交流就不口头交流,一方面是不打扰到对方一方面是可以留下凭据。
因为大多数都是结婚有小孩的,所以更多的是陪自己的家人,而不是和同事一起玩。
为什么英语要单独说呢,因为我的英语比各位都差(四级刚刚过,六级没过)。
刚来的时候,邮件是英文的还好,可以慢慢读。然而开会和讨论项目都是英文,着实难受了好一阵子。
其实听英语还好,说出口实在太难了。
只好慢慢练习慢慢融入,现在基本可以交流了。
要说诀窍,那就是敢说。外国人并不在乎你说的流不流畅,只要你能让他听懂你的意思就行了,所以可以用肢体语言辅助吧,说英语并不是那么难。
来微软之前,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把之前的坑都慢慢填上。
可是没想到坑却越来越多了,看来以后得加倍努力了!
这是我来微软后业余做的一些事情:
欢迎一起来开源!
对了,听说马上 MacBook Pro 要出新品了,等了大半年,终于可以剁手了!
显然不是,我还没到那么高的级别可以负责招聘。不过如果感兴趣可以给我发邮件,邮件地址自己去找吧。
主要原因是想去大外企看看,次要原因是晚餐可以去女朋友学校吃了,很方便卫生。
主要面算法,大概在 LeetCode 简单或中等难度,我面试前也刷了一百多道题,所以问题不大。
这是当时刷的题: https://github.com/xcatliu/leetcode
如果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留言。
更多关于我的介绍,可以看我的 GitHub。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