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种化学反应,是神经回路的瞬间联通。这种联通需要经历的刺激。现实游戏中的篮球,足球,电子游戏中的射击,战略,模拟,都是经历。当一些经历现实中无法做到(比如开宇宙飞船,骑马),游戏是最低成本的经历方式。
从基因上来说不能对生存和繁殖有利的特性必被淘汰,但动物却普遍保留着游戏的天性,仅仅是为了开心吗?
孩子玩游戏就是玩物丧志,家长搓麻就是缓解压力。那么,为什么大家都爱玩游戏?
好奇心是根植于人性或者说基因中的。把人集中在一起看管起来,除了监狱就是学校。学校最适合的是成年人,因为它是从成年人的角度设置的。知识只是生活的工具,孩子首先要学会生活。当生活中遇到问题,最重要的是快速学习能力,用相应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知识本身。学校应该学习动画片(熊大,小猪佩奇),从孩子的角度定位。
经历是想象力的原始输入数据,经历越丰富的孩子,就拥有越多想象力的积木。在 10 年后的世界,计算能力可能不再重要,计算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逻辑推理通过编程也可以交给计算机。仅需记住一些关键词,知识在网上可随用随学。人类最后的堡垒就是想象力了。没有想象力的孩子未来将没有竞争力。
老师的作用就是告诉孩子们一些未知的概念,引起孩子的好奇,然后让他们在经历中自己重新发现这些概念,或者通过网络来自学。当孩子们还是无法理解一个概念时,老师给予帮助和指点。其他时候老师不应过度干扰,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学习曲线。(有些孩子小时候学的快,长大却学的慢,有些孩子却反过来,这跟他们的经历有关)
讲述概念的时候尽量使用故事的方式。全人类都喜欢故事。故事是在大脑中模拟的经历,在古代可以帮助人们为危险做好准备。如果一个孩子无法理解一个故事,并不是他智力有问题,而是他缺少相应的经历。
老师不应承担学术上的研究,而是专心研究孩子和教育方法。学术研究应该留给专门的研究人员,他们一般性格古怪,不善沟通,也不一定喜欢孩子,因此并不是教学工作的最佳人选。
家长的焦虑不应转嫁给孩子。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的意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步调,对他们的现在多有些耐心,对未来多有些信心。时间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为什么现在的在线教育都没有成功?因为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工具思维和流量思维。这可以极大的降低获客成本和传播成本,却未能触及教育的本质。一旦被限制在传统教育框架内就很难有突破。在线教育代替的是招生办和教室而不是教育活动。
学生讨厌上学却爱看电影,大人讨厌工作却爱打麻将。看电影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工作和打麻将都是解决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上学和工作的共同点:
1.都是被迫的非自愿的(不上学会挨揍,不上班会挨饿)
2.都有危险(考的不好会挨骂,工作没做好可能被开除)
看电影和打麻将的共同点:
1.都是自愿的
2.没有压力,看电影之后不会被考试,也不会因为考的不好被骂。打麻将输了就输了赢了就赢了,不会对生计有什么压力(除了赌瘾大到倾家荡产的人)。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看电影和打麻将都是在安全的范围内。而上学和上班都是有危险的,我们自然不喜欢他们。假如我们把看电影作为上课内容,需要考试,考的不好会挨骂,或者把打麻将作为工作,打的不好要被开除,我想没人再喜欢。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把学习和工作从危险区移动到安全区,让他们更像是玩呢?
教育是元编程的游戏,作为社会最底层的操作系统,需要我们好好思考。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