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认为,只要这个市场的人群不改变,那么行为逻辑就不会改变。只有改成机构市,才能由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状况和财务情况进行投资,才能发挥市场的作用。 我们可以把“ A 股股民”,看作一个整体,譬如叫“张三”。张三的行为逻辑起点,可以是政府政策信号,也可以是夜观星象,当张三拿钱买入 A 股 90%股票时,那当然他手上每只股票都是浮盈的;当张三想要套现时,那当然马上就戳破了。当张三套了一半现金回到手上,那他留在 A 股的资金自然就浮亏了,这样张三作为整体是白干了。根本原因,就在于 A 股股民行为的同质化和短视。一个市场,由这样的人群掌握了定价权,这个市场就是无效的市场。所以才会出现暴风、乐视这样的笑话。 根本就不是什么证监会的锅。证监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由历史原因形成的散户群体,不舍得痛下杀手,还总要去安抚他们。 照我看,抚个毛线,一刀斩断,重新开始吧。90 年代,刚启动股票市场的时候,确实是以散户为主没错,那都这么多年过去了,“韭菜”都换了多少茬了,当年的事情早该翻篇了。现在还在 A 股市场上的散户,那都是自己主动决策的,不是国家号召的。而且我也不是要证监会强制让他们销户退场,我的意思是,熊就熊吧,股灾就股灾吧,不管!稳得住,拿着筹码不跑甚至还耐心找机会抄底的,算你厉害。没那个本事的,或者刚毕业拿着下半年房租炒股的小年轻,算你倒霉!
A 股的希望在哪里?在长期资金!在社保金、养老金,在高净值人群的金融资产。现在高净值人群的钱,只有一小部分在 A 股,大部分资金也不炒房了,留在影子银行体系,或者换汇出去移民,这是暴殄天物。这些人抗风险能力强,可以接受长时间的投资,这些人才应该是主力啊。 那这些人,既然能致富,总是不傻的。他们不投 A 股,是因为现在的 A 股没有希望。 我认为,15 年救市,是正确的,因为那时候影响太大,太多人违规加杠杆,引发连锁反应后会出现大量坏账,上市公司的质押融资资金链都会断掉,整个进入休克状态。但是救市完了,国家队手上收的筹码,就不该再放给散户。 后来重新在二级市场转让给散户,等于国家队掏钱,熨平市场波动,只赚了 3%的账面利润,等于免费帮这些胆小如鼠但又贪婪无度的人控场,凭什么啊?就该通过大宗交易,让养老金直接入市,直接转让给养老金。
我在水木上,看到有人说,A 股估值低于日股、中国经济成长性还远远好于日本,所以应该买 A 股;大多数人都嘲讽他,这样买股票不赔才怪。悲哀的是,“大多数人”是正确的,现在这样买股确实会赔;更悲哀的是,正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承认最简单、最明确的公理,非要去研究市场的情绪、什么盘面、什么缠论,才导致这个市场是一个无效的市场,是一个大多数参与者都受损的失败的市场。
但是呢,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指望大多数人可以掌握高级的知识。大多数人肯定是蠢人嘛!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打从一开始,从根上就错了。就不应该让散户主导! A 股必须重启,否则不会有希望。 总有人说,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让国人享受不到成长回报。屁呢。当初阿里要是在 A 股上市,散户们肯定把阿里股价搞得上蹿下跳的,还要吸走市场上流动性,千股跌停不是问题。为什么阿里在国内上市,一定只是吸走现有的池子的水,而不会吸引目前池子外面的水呢?因为我国老百姓,掌握了朴素的真理,那就是 A 股是骗人的、是妖魔鬼怪的地方,炒 A 股的人都是大 SB,大 SB 当然是在整个人口中是有限比例的。 我就直接说了吧,A 股主力是散户,散户主力是大 SB,大 SB 不退,A 股不会好。必须让这些老股民新韭菜都承认,自己跟乡下老农差不了多少,让他们把钱交给公募、私募,再让公募、私募相互竞争、优胜劣汰,才能活化市场生态!现在这样,SB 控场,投资经理全靠研究 SB 心理,才能勉强赚点风险回报。有时候智商被 SB 们愚蠢的程度打败了,还要被 SB 们狠狠嘲笑。导致学历再高、建模再好、行业研报看得再透、对前沿技术和成长企业把握再准确,可能对人心的判断还不如饭局中吹牛逼的中年油腻老板,这样的市场还不就是互相伤害的市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