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所有描述,都没有数据支持,本文并不打算做严谨的科学讨论
先说现象
该总结来自于个人工作经历(小地方),个人推测盛行的互联网产品也是类似的,欢迎补充和纠正:
- 产品、技术 /开发是分开的,不管是外包还是自研。
- 决定权在产品人员手中,表现以下情况中的某一种或多种:
- 产品人员负责验收测试
- 产品经理同时也是领导
- 产品部最低级的是产品经理,开发部最高级的是开发主管,他们平级(这种结构仅在一个奇葩大公司中见过)
- 产品总监和技术总监平级,但是,首席运营官,在产品部办公
再说目的
最近换的工作,都没有逃脱这种趋势,现在 31 岁,之后很难再换工作了,相当焦虑。
在上面的技术产品分割的架构下,因为把产品剥离了出去(同时带走了“软件业务设计”),所谓的技术人员也只有名字沾一点技术了,本质工作只剩下纯编码。只编码不做设计,连搬砖都不如,搬砖起码还能积累熟练度。
一些补充:
- 职业头衔变动:九年前刚工作的时候,是软件开发工程师,向前对接系统工程师,向后对接软件测试工程师,另外有关联的还有资料开发工程师、CMO、QA 等。现在变成了 Java 开发工程师,向前向后都对接产品,有关联的是 UI、前端。以前说设计,指的是软件设计,现在说设计,指的是 UI 设计。
- 收入:整体上,技术部的工资水平大于产品部的;局部上,产品部老大的收入大于技术部老大的,产品部小兵的收入小于技术部小兵的
- 加班:
- 产品部:老大不在公司加班;小兵从来不加班(受制于工作场地,此项可能不准)
- 技术部:小兵日常晚走,大牛经常加班,老大通常都是公司最后走的人
- 产品部交给技术部的输入文档,最好的情况是界面原型图;一般都是一句话;甚至直接给思维导图
- 除了交接输入文档、验收测试这两个阶段外,产品人员不会主动找技术人员沟通,除非是询问进度或改动需求;当然技术人员除了咨询、确定、请求改动需求外,也不会找产品人员沟通。
- 产品部交接输入文档时,有评审会,但通常会成为:产品部重新讨论需求,技术部旁听。
- 技术部不能打回需求。
- 在上文提到那个有奇葩结构的大公司时,bug 跟踪系统,人为删除了“不是 bug ”、“无法实现”、“需求问题”等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