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Teacher
2018-10-03 06:09:33 +08:00
我来洗地了
1. 根据楼主的图片显示,只有第一本书里提到了木马两个字。如果木马被亚马逊的 AI 判定为关键词的话,依木马二字能找出来的书肯定更跟木马有关,而不是跟“网络安全”这个大话题有关,顺带了木马两个字。
2. 如果楼主能跟别人聊木马、聊网络安全,说明平时势必关心这些事。任何一次百度搜索、Chrome 访问过的网址等都能暴露这样的习惯。这些倾向有的时候就是不经意之间,自己都忘了在哪里泄露出来。另外也不能排除病毒及键盘记录器(输入法也算某种意义上的键盘记录器)泄露信息。
3. 广告商之间会共享数据。在百度上的搜索就可能会把数据卖给亚马逊。
4. 直到 2017 年 6 月之前,Gmail 里的个人邮件内容会被 Google 拿来做分析,然后根据邮件内容推送更合适的广告。微信主动声称不使用聊天内容做大数据分析,证明扒聊天记录在业内是常态。
5. 微信的承诺没法证伪。微信称不保留聊天记录是有意义的,毕竟微信抠门儿到登录的时候连短信验证码都不舍得轻易发、聊天记录动不动就丢、图片画质压缩成渣、限制群组聊天功能、限制发文件大小等等都证明如此。不保留聊天记录很可能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
6. 不保留聊天记录不代表不会把聊天记录交出去。微信群里被水表的都已经证明了是在“群”里面,别人(或许群里就有警察)能看到聊天记录;一对一聊天被水表的我还真没听说过。另外,公检法也可以要求腾讯抄录某个微信帐号的所有消息记录,微信只在公检法要求后才进行记录。一些敏感人士早就拉清单了。
7. 《网络安全法》的确要求记录用户数据保留数个月,不过看好法律条文里写的到底是什么——记录的是 IP、时间戳之类的信息,不是具体通信做了什么。
8. 据加拿大 Citizen Lab 的报告,微信的确会检测聊天内容。但检测不是大数据分析,并且是在本地、在传输之前进行的。所以微信可以做出这样的彩蛋,telegram 也可以,毕竟你就算端到端捂得再严实,屏幕内存是不可能加密的。
9. 运营商劫持纯属扯淡。
10. 如果楼主所说的情况属实,那么应该可以复现。但是事实上没有人成功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