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算法之冒泡排序

2018-12-20 10:56:26 +08:00
 1024dada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 )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冒泡排序动态图


代码实现

我们来逐行分析下。

点击复制
def bubble_sort(list):
n = len(list):
for j in range(n - 1):

一至三行都是常规操作,定义函数,获取数据长度,循环遍历。

点击复制
def bubble_sort(list):
n = len(list):
for j in range(n - 1):
count = 0

第四行定义一个 count 变量,用来记录交换的次数。

点击复制
def bubble_sort(list):
n = len(list):
for j in range(n - 1):
count = 0
for i in range(1, n - 1 - j)

第五行在定义一个 for 循环,用来遍历剩下的数据,注意 range 第二个参数是 n - 1 - j。这里的减 j 是为了不在遍历之前排序好的元素。

点击复制
def bubble_sort(list):
n = len(list):
for j in range(n - 1):
count = 0
for i in range(1, n - 1 - j)
if list[i] > list[i + 1]
list[i], list[i + 1] = list[i + 1], list[i]

第六,七行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大小,如果当前元素( list[i])大于下一个元素( list[i + 1]),则交换两个元素的值。

点击复制
def bubble_sort(list):
n = len(list)
for j in range(n - 1):
count = 0
for i in range(0, n - 1 - j):
if list[i] > list[i + 1]:
list[i], list[i + 1] = list[i + 1], list[i]
count += 1
if count == 0:
break

第八,九,十行。记录交换的次数,但 count == 0 代表没有交换,序列已经有序。

更多免费教程,尽在每日答答官网: https://1024dada.com/?channel=v2ex

104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0 条回复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51927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