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文命名的 来翻译一下

2018-12-22 00:28:35 +08:00
 innoink
add attribute to property
connect to agent through a proxy
335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8 条回复
boris1993
2018-12-22 00:48:43 +08:00
增加属性给属性
连接到特工通过一个代理服务器
/滑稽
zhizunzz
2018-12-22 01:07:52 +08:00
给行为添加属性
通过代理连接到中介
mengyaoss77
2018-12-22 01:31:35 +08:00
给一添加二
通过三连接四
xuanwu
2018-12-22 01:43:05 +08:00
是实际项目的实例? 有 github 链接最好
rabbbit
2018-12-22 01:43:32 +08:00
添加一个"特性"到某个"属性"中
通过一个"代理"连接到另一个"代理客户端"
johnnie502
2018-12-22 01:59:57 +08:00
不够劲爆,我来:
connect instance A to instance B, kill instance C
连接实例甲到实例乙,杀死实例丙
zkeeper
2018-12-22 02:03:09 +08:00
我真觉得这样挺没劲的, 中文固然好, 但是不同领域有自己的描述方式并不为过吧? 要不试着推广一下用中文表示数学符号?

中文的生命力在于推陈出新, 在于兼收并蓄, 而不是抱残守缺.
GDC
2018-12-22 02:04:58 +08:00
@xuanwu 在 C# 中 add attribute to property 这种应用超级多,最常见的例如各种 model,可用给某个属性添加某种特性标签
xuanwu
2018-12-22 02:13:56 +08:00
@GDC 请分享一个实例 我先学习下 个人没用过
shiny
2018-12-22 02:37:56 +08:00
use warnings; use strict;
用警兮用严
shyangs
2018-12-22 02:58:38 +08:00
@xuanwu

You must use attribute binding when there is no element property to bind.
https://angular.io/guide/template-syntax
xuanwu
2018-12-22 03:01:29 +08:00
@shyangs 请分享实用代码或教程的示例代码当中英文命名的实例。文档翻译是另一个问题。
xuanwu
2018-12-22 03:08:27 +08:00
要求实例代码的原因在于 无论中英文命名 首要的是避免命名清晰易于理解(至少在上下文语境中) 如果有将 property 和 attribute 放在同一个命名中的例子 那么两个词应该会有明确的意义区分 只有看到实例才能确定它们的含义
ThreeBody
2018-12-22 08:36:24 +08:00
这种问题有点抬杠的意思,不要说中文命名,任何命名都应该参考上下文
passerbytiny
2018-12-22 10:02:29 +08:00
此主题跟中文编程主题一样,也要进入忽略列表了。好好的 block、忽略不用,非要抬杠。论据也是举得够 S B 的,谁告诉你 attribute、property 总是翻译成“属性”的,谁告诉你 agent、proxy 总是翻译成“代理”,这本来就是外行人翻译的。
innoink
2018-12-22 11:54:12 +08:00
@passerbytiny 那你说这东西有“标准”翻译吗?如果有,这个“标准”谁来定?如果没有,那为啥还要强行翻译?
innoink
2018-12-22 11:58:08 +08:00
@passerbytiny 鼓吹中文命名的人最大的理由就是降低编程门槛,你又说外行人翻译的不好要内行人才行,这不正是矛盾?
yljcyct
2018-12-22 12:19:44 +08:00
有些术语真的是看中文一头雾水,看英语简单很多
但是对于刚入门的英文不好的我觉得翻译还是有必要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51990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