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 5 分钟快速理解 HTTP2

2019-09-23 13:19:28 +08:00
 ChristopherWu

最熟悉的陌生人:5 分钟快速理解 HTTP2

from : https://mp.weixin.qq.com/s/fb02vTE884Txx6npW2mfcQ 有些图裂了,看原文比较方便~

最熟悉的陌生人系列,将带你快速理解熟悉的名词如:HTTP2、HTTP3、IPV6、BBR 等。

通读 90 年代上下的论文,你会发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计算机科学大厦中,后辈码农只要做一些零星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在计算机科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几朵令人不安的小小乌云。

​ ——皓尼・郝里斯( HioHio )

而其中一朵小小乌云,就是前辈的协议制定实现得太牢靠了,就算有着诸多不足,还是用的好好的,让后辈没什么动力去创新替换。。

HTTP 的不足

在阅读此章时,读者可以给自己一个思考时间,锻炼设计与思考能力—— 目前在用的 HTTP 协议,你认为有哪些不足呢? 你可以重新设计一个替代它并且尽可能兼容的协议,你会怎么做呢?

可尝试自己写下设计,定会受益甚多。

TCP 连接数过多

HTTP1.0只允许一条 tcp 链接上处理一个 request,尽管后来的 HTTP1.1(现在常用的版本)允许pipelining, 管道,通过这个管道,浏览器的多个请求可以同时发到服务器,但是服务器的响应只能够一个接着一个的返回 (但各大浏览器有些不支持 / 默认关闭,因此这功能可以说是鸡肋)。

HTTP 头部过多重复

HostAccept-EncodingConnectionorigincontent-type等等一堆头部,都在不同的请求中重复出现。

除了浪费大量流量,还会导致 TCP 的初始拥塞窗口(initcwnd)快速满了,当多个请求准备在同一个 tcp 连接上发送时,会导致大量延迟——当initcwnd >= ssthresh ( slow start threshold ) 时,tcp 就会进入 “拥塞避免算法”,把发送的速度调慢,避免增长过快导致网络拥塞,慢慢的增加调整到网络的最佳值。

当然初始拥塞窗口(initcwnd)也不能调太大来避免。

If the initcwnd values is large, then there will be fewer RTTs required to download the same file. But we cannot set initcwnd to a huge value as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the routers also has the limitation of having limited buffers. If exceedingly large values are set, it may lead to router buffer overflows, packet loss, packet re-transmissions. So, we need to set an optimal value for the initcwnd which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network bandwidth.

使用文本协议

文本协议尽管带来了可读性以及方便程序员 debug,但这是高性能网络程序要竭力避免的——君不见每个公司内部都要搞一个自己的二进制协议吗?二进制,每个在网络上交流的 bit 的意义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说到 可读与 debug 的问题,自然浏览器(客户端),服务器(框架)可以帮你解决,套上一层中间层就好。

HTTP2 概览

HTTP2, 为解决以上问题而生。

兼容 HTTP1.1

其实平常我们在用的网站都支持 HTTP2 了,如

而想找一些不支持的,找一些小型网站就好,如 yonghaowu.github.iogcores.comdouban.combilibili.com/,还有臭名昭著的 baidu.com

当然,这里说不支持时,只是说这个域名不支持,他可能 api 是用另外的域名然后是支持的。

升级 HTTP2

兼容,或者说客户端要求升级到 HTTP2,主要有两种方法:

而一般你看现在的网站请求,都用第二种方式了,因为第一种方式服务端接收到后还需要返回101 状态码 Switching Protocols告知客户端,客户端再发送 http2 的数据。

HTTP2 的 帧( frame )

HTTP2 中二进制协议的基本单元叫 frame (帧),不同 frame 有不同作用,如:

等。

帧的格式如下,熟悉二进制协议的你对此想必很清晰:

705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33 条回复
ChristopherWu
2019-09-23 17:16:22 +08:00
@liuyinltemp #20 不会吧?! 这么久了,还不支持-
Mistwave
2019-09-24 00:52:48 +08:00
写得不错 支持一下
msg7086
2019-09-24 01:24:06 +08:00
逼站不支持的话也可能是因为 CDN 不支持。很多网站是外包到 CDN 的,所以是否支持 h2 其实是看对应的 CDN 是否支持。有些是不同地区国家用不同 CDN 的,就会出现有些人访问支持,有些人访问不支持的情况。
learningman
2019-09-24 08:01:42 +08:00
@nyanyh Chrome Stable latest,部分资源是 h2
learningman
2019-09-24 08:02:17 +08:00
@ChristopherWu 官方说不打算支持,因为 h2 在后端通讯没有体现出优势
ChristopherWu
2019-09-24 10:30:34 +08:00
@learningman #25 谢谢,我找到官网 faq 了:
Q&A
Q: Will you support HTTP/2 on the upstream side as well, or only support HTTP/2 on the client side?

A: At the moment, we only support HTTP/2 on the client side. You can’t configure HTTP/2 with proxy_pass. [Editor – In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is post, this sentence was incorrectly transcribed as “You can configure HTTP/2 with proxy_pass.” We apologize for any confusion this may have caused.]

But what is the point of HTTP/2 on the backend side? Because as you can see from the benchmarks, there’s not much benefit in HTTP/2 for low‑latency networks such as upstream connections.

Also, in NGINX you have the keepalive module, and you can configure a keepalive cache. The main performance benefit of HTTP/2 is to eliminate additional handshakes, but if you do that already with a keepalive cache, you don’t need HTTP/2 on the upstream side.
ChristopherWu
2019-09-24 10:31:51 +08:00
@learningman #25 也就是 proxy_pass 不支持,这个问题不大,的确没什么必要。
ChristopherWu
2019-09-24 10:32:29 +08:00
@Mistwave #22 老铁来个三连?
learningman
2019-09-24 11:18:20 +08:00
@ChristopherWu v2ray 的 http2 协议很需要。。。
tammy
2019-09-24 15:03:11 +08:00
看了一下,我是用 Caddy 作为前端的,默认启用 http2,具体有什么优势没体验出来
ChristopherWu
2019-09-24 15:13:39 +08:00
@tammy #30 小姐姐吗? 优势要有数据对比才能体现啊。
shubei
2019-09-26 18:07:01 +08:00
图好像挂了

ps:所以你的公众号是啥
ChristopherWu
2019-09-26 18:14:02 +08:00
@shubei #32 YongHao 写东西的 cache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0332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