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问大家学习技术时,记笔记的方法论[不是用什么工具记录]

2019-12-13 17:05:53 +08:00
 godloveplay

很多概念看过一遍后容易忘记,很多书看过后,记得不那么清晰。

看过几种类型的笔记:思考自问自型、流程图型、书摘型

大家的学习笔记一般怎么记呢?

前段时间翻了五章《深入理解 JVM 虚拟机》,过了两周很多都记得不牢固了。

我就是书摘型,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很难受

269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4 条回复
dolphintwo
2019-12-13 17:08:16 +08:00
嗯 先# 然后## 然后 ### 然后 ####,然后填内容。。。
chippai
2019-12-13 17:11:22 +08:00
康奈尔?
我觉得关键点还是要去偶尔去复习。
ayase252
2019-12-13 17:12:03 +08:00
5W1H
vuevue
2019-12-13 20:25:29 +08:00
笔记只记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搞对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联系。
orzorzorzorz
2019-12-13 20:53:58 +08:00
当然是把当时脑子里最形象的东西记下来。比如我看现在自己对 rust 所有权的笔记,我是这么写的:
把所有权当成被传的值的固有属性,如果不加 & 作引用,那原值(被传的值)的所有权就会被转移。
当然这句不一定对,之后得照着这句话去套,如果错了就修,直到能套所有场景,那就算理解这东西了。至于效果,就算忘了,看到笔记记的这句就会马上反应过来。
ilotuo
2019-12-13 21:05:18 +08:00
我是自问自答型,只记录问题和答案索引,也叫面向面试做笔记= =参考费曼学习法。
mikicomo
2019-12-14 14:21:03 +08:00
问题+相关链接+”读后感“
FrankHB
2019-12-14 15:48:52 +08:00
就光学基础不能自己产出的程度记什么笔记,给不记清楚东西还多找借口,那还不如记文档索引呢……学到能给人解答问题灌水再列提纲吧。
FrankHB
2019-12-14 15:52:32 +08:00
@orzorzorzorz 不建议这种,因为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串,内容一多又没全部修正的精力,会搞得不同时期看的东西之间相互断片(如果你能姑且保证没相互矛盾的话)。而且……属性(property) 和属性(attribute) 这类问题多了是会抓狂的。
FrankHB
2019-12-14 15:59:49 +08:00
再提个更形而上的方法论问题:学习目的。
为什么要学?往大了说,无非是要解决一些不学不能解决的问题。那就得在学的时候找到和问题的联系。这种联系和学习材料内部的结构是不见得相关的,所以你照着看过的东西的组织结构抄笔记不一定有用,反而可能给要解决的问题添乱。
这种时候,你需要类似一种 aspect-oriented 的切片方法,即使是顺序阅读,也应顺带标记对你学习目的的权重,评价对解决目的的距离。这种功利式学习未必能让你多记住多少东西,但基本上短期效果更好。
而长期目的上则更考验你对整个背景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为什么这篇文献会这么讲?不选择文中的方法,还有什么备胎和出路?基本上,也只有足够脱离材料的这些问题才值得不功利地思考——反正你放弃思考也没法复读出什么有效的结论,功利不起来。
octobersnow
2019-12-14 17:33:41 +08:00
多看几遍吧
evilhero
2019-12-14 18:58:56 +08:00
笔记笔记,记了不看,我觉得一个东西你真的吃透了,那对你而言就是常识。就像前面一个哥们说的以前记得笔记,写的博客,现在看着就是常识
zhuangzhuang1988
2019-12-14 20:45:03 +08:00
瞎画图型,为了理解书中的文字,构建出的图. (ipad or surface) + pen + onenote 还是很好玩的.
不喜欢打一堆文字, 细节啥的记得是哪本书就行了.
geying
2019-12-16 09:13:35 +08:00
从上学就养成的习惯:不记笔记,记了也从来不看,哈哈
我一般是看完书找目录,或者折页,电子版打书签写备注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2881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