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lang85
2013-06-05 22:56:14 +08:00
说说我之前的方法,主要是做类似页面的东西,前后端主要是用json交互。
因为前端主要是负责显示,所以根据页面需求,确定显示所必须的数据(有些是逻辑需要的数据,此时如果不确定就先不管他)。
后端写一个接口,按照商定的格式返回一个假数据。假数据要有合理性。其实就是直接return假数据。
前端那边先把数据的显示铺出来,不考虑效果,排版,页面逻辑啥的(逻辑能做当然更好)。
重点来了:
前端接着做页面,并且随时更新那个假页面。
这时候后端针对这个接口做开发,对于这个接口中的数据,当然是一个一个实现的。于是实现一个,就用真数据替换之。
这样做,等于前后端在开发的时候,随时联调,测试自己的程序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对方的接口是否有问题。
升级:
由于那时候使用TDD,所以,第一版的假接口便是第一版的测试样例,并且在测试驱动的时候,可以不停的修改这个数据,以符合最新的程序。
总之,就是一种双方都很方便的,很细致的迭代方法。
需求:
有一个方便的部署方法,我当时是,后端做了一个利用git的一键(其实是一个命令)上传脚本,这样方便的同时,也作了版本管理。而前端,我给开了ftp,所以他们可以手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