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同一个保温壶,网易严选,京东京造,其他品牌,换个标就能换个价?

2020-11-11 00:12:41 +08:00
 xueb96

事情是这样的,浏览网易严选时给我推荐了一个保温壶,看起来颜值不错,我就去京东搜同类产品对比一下,因为也经常买京东京造的东西,所以比较靠前。然后我发现了这三款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保温壶,价钱分别 169,89,69 。因为不可能都买回来对比,只是仔细对比了下评论里的图片,发现除了品牌标志看不出区别

根据之前买手机壳有过的类似经验,我猜想这是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通过很多不同的品牌渠道出售给消费者,至于定价多少,就看流量和文案水平了。这就是所谓“严选们”的模式吗

如图


大家有过类似经验吗?

另外严选通过这种行为也产生了品牌溢价,活动价格才勉强接近同款产品的普通价格,本来是消除溢价的“少年”,而如今也变成了产生溢价的“恶龙”,这让我们消费者如何才能买到好商品的工厂价呢?

203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9 条回复
mahaonan1994
2020-11-11 00:19:59 +08:00
我选更贵的 muji🐶
20015jjw
2020-11-11 00:23:42 +08:00
只买好商品就行了
你热水壶买 thermos 和 Zojirushi 有这问题吗?
顺便凭啥商品就得工厂价卖你?研发不要钱?模具不要钱?质检不要钱? marketing 不要钱?写码按一行一块给你发工资你开心吗?
kop1989
2020-11-11 00:36:54 +08:00
这种贴牌( OEM ),是可以指定规格和标准的。
比如同样是 A 模具(同样外观),你可以选择 a 配件、工艺套餐,也可以选择 b 配件、工艺套餐。
成本上必然有差别。
当然了,实际性能上肯定没有售价那么大的区别,但理论上讲肯定是有的。
我建议 lz 可以自己比较一下商品的描述。
est
2020-11-11 01:27:50 +08:00
同款水壶
westoy
2020-11-11 09:34:52 +08:00
就算完全一样的货, 按照京东的定价, 严选这个定价其实挺正常的

这种代工厂, 可能自主品牌或者上游品牌都依赖京东出货, 京东议价空间更大, 这个优势不仅在定价上, 还有结算周期、物料垫资, 京东的量应该还比严选的多几个量级, 拿货成本这里面可能有个 10%~20%的差价

京东的拉客成本更低, 这里面有可能 20%~30%的差价 (很多渠道比如一些大商超、小米,几个大零食品牌也很多都是口水娃、林家铺子几家在代工啊, 卖的比原厂便宜多了,其实很正常, 这种大渠道导流转化的成本低太多了), 然后这又削减了库存周转的支出

京东的物流和售后成本更低, 这算个 2 ~ 3%

严选大量走三方渠道, 这还有押款周期的损耗, 算 1%~2%
jerfoxu
2020-11-11 10:30:40 +08:00
拼夕夕还有一个价!

不比在意,卖的都是品牌溢价而已!
OldActorsSmile
2020-11-11 10:31:56 +08:00
本来品牌就是溢价的一个指标,懂行的人才知道买性价比最高的。
就比如苹果,你按硬件成本和开发成本看,售价 1 万的一台可能也就 4 千
forgetway
2020-11-11 15:42:55 +08:00
都是贴牌无所谓
OldActorsSmile
2020-11-11 20:22:09 +08:00
楼主可以淘宝拼多多同时买,然后淘宝退款把拼多多的货退给它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72376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