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 40 天拿完驾照
考完科三科四下午就租了个车周末开出去玩。停侧方和倒库基本毫无压力,只有右前角和车后距离判断不好不敢贴太近,当然这换谁开不熟悉的车都这样。
租了一周,经历了如下事件:
以科二要求的技能来说,直角 S 弯上坡基本对应钻小区和出入地库;侧方停车倒车入库不必说,只要停下来就必须用上。科三路考的东西则已经完全超纲,各种应急情况和复杂路况都接下来了,感觉在市区开一年都不会有这么“丰富”的体验
科二是建立车辆操控感的时期,车头转向那种延迟感、最小转弯半径、后视镜视野和转向关系、车内参照物和行进路线的关系,很多都可以在练科二的时候体会到。
直角弯,强调边角过门把手对吧,练的时候应该要能体会到转弯时前轮已经过了弯内角,此时车头不仅在左转,也在向前画弧。后轮从理论易知将遵循前轮轨迹偏内的某个弧进行转向。那么为了让后轮轨迹能转过直角弯,前轮转弯点则应该稍微推迟,并同时保证往前画的一小节弧线不会压弯外线。反映到车内参照物则大概正好门把手左右位置。这个位置开始转弯,前轮大概在弯中央,后轮转过弯中偏内,于是整车能在线内完成转弯。
S 弯,整车是以保持弯弧切线的状态完成转弯的。首先要让自己确信车身保持与弯相切的状态是能完成转弯的,否则这个弯道不可能转得过去,也就不可能这样考。确信这点之后,那只要找好一个入弯时与边线的距离,然后保持与弯相切就好了。保持切线的方法可以自行找参照,我的经验在弯度大的地方可以近似为圆,保持视野射线与路边夹角不变即可,快到 S 中间变向的地方重新以路边距为准,过了中段再保持夹角。S 弯总共也没练几次,我不知道教练说的方向盘要打多少,也从来不知道自己实际打了多少,S 弯练过两三次直接就是真实路感
上坡停车,我们教练直接就让自己找点,他不说看什么位置。于是我又是看镜子又是下车转建立了很多个参考位:雨刮器、车头边缘、风挡分割比例、前轮感。平时练车用雨刮器的位置找得最准,但考试那天偏偏下雨开着雨刮,靠着轮感停的,结果也没扣分。反正就是前轮停到两条线内,最好是能想象出前轮的位置和杆子的关系,然后让车能对准路中偏右一点点直行上坡就好
侧方停车,本质上是让车左侧延长线对准右后角 45°直线进入,然后在确保左后轮进库后回正。对于真实的长短不一的侧位来说进库方向依然是 45°,只是左后轮位要凭感觉入位。考试标准侧库以对后角的方式进入位置正好,是通用方法的特例。练这个的时候要如果能体会到通用方法的原理也就自然无压力过考试了
倒库, 这我觉得其实是科二里最简单的一项。我们教的是三段:第一段,左右边线“距后视镜 30cm 打满”;第二段,“看到库角与车身距离 30cm 时回正”;第三段,“库角消失打满”。但我琢磨了两天发现其实原理很简单。首先还是让车与库位成 45°直线接近,并且让内侧车身延长线与角保持 20 到 30cm 的距离,当内侧后轮退到以最小转弯半径刚好能弯入库内的时候开始转弯,这样转完入库后内边距还会保持之前控制的 20cm 到 30cm 左右。至于最小转弯半径内侧后轮会弯多大,这就得平时练的时候多留意了,大概也是几十 cm 。最后倒库对我来说就是 1. “随便挑一个位置”开始转弯 2. 控制车身延长线方向以及与库前角的距离,1 步无论转早转晚了此时都能调回来 3. 直退到最小转弯半径内轮轨迹能进入库内的位置开始打满转弯 4.回正 掌握了这个原理,连后视镜都不用调了,毕竟后视镜往上往下看,车身延长线总是不会变的。我的参考体系里只有转弯半径和距离,而这些无论在后视镜里还是直接扭头看都是成比例缩放的,所以无论考试还是停真实车位都能同样应对
科三就其实没练到什么东西,心思全用在怎么提高换挡流畅度上。后来租车一开才发现练科三的路路况还是太简单,尤其是跟着其它教练车走固定路线,前面速度压着你是没什么操作空间的。自己上路前边没车堵着你,不用走固定路线,操作量剧增,两天后就能在高速主路和拥堵辅路间无缝切换了。虽然离合和油门的配合确实没法那么快平顺起来,但练科三时候降档犹豫和边减速边挂挡的毛病一下都没了,反而有“用档杆走路”的感觉,甚至某种程度还原了赛车游戏的控制感(尤其是降档猛给油这点。。)。
科三没学到的东西:
很多人都觉得拿完驾照就完全不会开车了,但我个人的体验则是,练车的过程的确真就是 练车 的过程,我从一开始就很鄙视只会按部就班打点做动作的“学”法,并且对“点位差了一点结果压线了”这种情况很不以为然。反正我是能自信地说拿完驾照我确实会开(停)车了,不知道其它拿证的人有没有这种想法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