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能程序员的行为与思维,共勉

2021-09-11 15:05:40 +08:00
 young1lin

不是感情宣泄,因为其中有些行为或思维也是我以前作为低效能程序员的总结。

排过序

  1. 不写单元测试
  2. 不主动学习,不看书
  3. 总是拿没时间作为借口
  4. 不会做任务拆解,也没有记录拆解的任务。
  5. 做事没耐心。
  6. 不 Review 自己的代码,做过的事情,犯的错误。
  7. 从不了解架构,不了解设计(设计就是架构)。
  8. 不了解敏捷开发,更没有想了解的意愿,也不会去实施。Scrum Standup 、Kanban Board 是能提高工作效率的。
  9. 喜欢埋怨别人,说在公司学不到技术,也不积极主动学习。
  10. 认为重复的 CRUD 很无趣,总想着换个工作能好点。
  11. 对每天做的事情不做记录。这里不是指日报,这里指的是你对每天工作是否有计划,将大的任务,拆成足够小的子任务。按优先级,有次序得完成任务。
  12. 喜欢口述需求,不做文本化记录、转达。来自同事
  13. 喜欢 “多线程” 处理任务。也就是同时做多件事。
  14. 命名无关紧要。
  15. 从不重构以前的代码。
  16. 喜欢一个方法写一大段代码。
  17. 对自己的代码质量没有追求。没有匠心精神,只是个开发( Developer ),而不是工程师( Engineer )。
  18. 和上面一样,认为敲代码来钱快,觉得以后要转其他职业的。来自以前的一些同事。
  19. 喜欢盲目追逐新技术,不深入了解类似技术的本质。
  20. 喜欢闭门造车,不了解业界成熟的内容本质,不会多维度比较。
  21. 喜欢看“垃圾博客”(这里特指 CSDN 上的大部分博客),而不是看书了解技术。
  22. 对别人产生严重依赖。例子:连 SQL 的关键字 AFTER 也要去问别人得到答案,而不是自己搜索。
  23. 工作能力很差,但总喜欢教别人工作之外的事情(例如 “做人” 的那些 “大道理”)。
  24. 思维固化,不听取他人意见,只会反对(无理无据,没有拿出实际论证的内容那种)。
  25. 在没有完全掌握或了解的情况下,擅自使用 “新技术”。例如在没有完全掌握多线程和函数式编程的情况下,喜欢 "滥用" 多线程、函数式编程。我说的掌握,前提是看过相应的书籍,例如《 Java 8 实战》、《函数式编程》、《 Java 并发编程实战》这些书籍,并且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在不了解 Kafka Streams 的情况下,直接引入对应的 Spring Cloud Stream 进行新项目的开发,从而引入天坑。
  26. 碎片化工作。上班一半以上时间都是在刷手机摸鱼,没有完整的大段的深度工作的时间,把工作时间碎片化了。
  27. 喜欢将 5 天的事情,拖到 6 天 “做完”。当然,这里和公司也有关系,垃圾公司是比较喜欢 996,大小周,以为能多压榨下员工。
  28. 从不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相关内容。
  29. 喜欢过度设计。这个 “过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解释。
  30. 引用别人的内容,从不标注出处。

参考自

正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深入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

《 Clean Code 》

《 Clean Architecture 》

《重构》

The skill of self confidence | Dr. Ivan Joseph | TEDxRyersonU - YouTube

芯片工程师的一天 | 我如何每天高效工作 12 小时? [经验分享]

《 10x 程序员工作法》

如果你没有看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金字塔原理》、《 Clean Architecture 》、《重构》、《实现领域驱动设计》、《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测试驱动开发》、《敏捷软件开发:原则、实践与模式》(后面两年本我也没看过,只看过相关的书籍,例如大学学的《软件工程》),你又想短时间内提升自己,你可以挑着这个专栏,如果和你意你可以考虑买一下。我没收过极客或者作者一分钱,只是觉得还行,有一定收获。当然,看了专栏不代表这些书就可以不看了,这些书籍我也看了大半,尤其是《 Microservices Patterns 》也就是《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力荐。

反例

一年前的自己

历任同事(不包括所有)

我知道我不能说 CSDN 上全是垃圾博客,全是讲一半害人,抄书上的内容,你可以很 “轻易” 得找出能反驳我的博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就是认为 CSDN 是垃圾网站。

——来自一个告 “深山猿” 直接抄袭复制《 MySQL 实战 45 讲》的人,询问 CSDN 客服,告诉极客时间专栏作者。

1172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78 条回复
hockor
2021-09-11 20:29:40 +08:00
总结的很好~
SekiBetu
2021-09-11 20:56:36 +08:00
这些要求忽略了项目时间要求、家庭,只有初入社会的程序员能做到吧,现在的公司项目要求多少天就要多少天做完,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去思考,能抄别人的想法就抄就完事了
40EaE5uJO3Xt1VVa
2021-09-11 21:16:38 +08:00
你说的对
Turkestan
2021-09-11 21:37:39 +08:00
你说的对

补充一点:31. 沟通能力极差,比如只会在 v 站发泄情绪

感觉这一点比上面的条条框框都重要
chendy
2021-09-11 21:39:27 +08:00
@SekiBetu #22 所以成为低效程序员了啊
lanlanye
2021-09-11 21:42:17 +08:00
可是写不写单元测试经常取决于 deadline 怎么破?
chaleaoch
2021-09-11 21:47:08 +08:00
我就知道有一本很有名的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深入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 是什么? 有链接吗大佬?
young1lin
2021-09-11 21:53:27 +08:00
@chaleaoch 我写错了,就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就是那个黑皮书,如果有人把上面的题目全部做完做对了,可以说是深入理解了。

我买的是这个,其实如果认真看,这个不是很难的,一步步来,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60961072406&spm=a1z09.2.0.0.459f2e8d3OJGZx&_u=b23btt1t3854
young1lin
2021-09-11 22:08:34 +08:00
@Turkestan 是的,要做个积极主动的人,并且要学会有效沟通。后面这个,我正在改,已经写到了下半年的绩效考核中,自我练习以及查看对应书籍,如《金字塔原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young1lin
2021-09-11 22:13:17 +08:00
@lanlanye 可以先尝试写一部分,熟练了后,再慢慢累加,到都写。
ruixue
2021-09-11 22:41:37 +08:00
“比如用户名很奇怪,经常改变,不同的地方用户名不一样。”

这有什么问题吗?用户名不包含和自己相关的真实固定信息、不同时间 /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的用户名都是很好的保护自己隐私的习惯,可以大幅降低遭到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可能性。怎么就成了“害群之马”了?

难不成大家都从接触互联网开始就决定好一个固定的网络 ID,哪里都用这个,一直用到去世,才能不被归为“害群之马”?
HytonightYX
2021-09-11 23:48:38 +08:00
最近做一个新的功能,看到第 29 条突然醒悟到自己是过度设计了,而且在非核心功能上花了太多的时间,感谢楼主
godpeo
2021-09-12 00:13:35 +08:00
CRUD 是什么
WilliamYang
2021-09-12 00:22:00 +08:00
楼主总结的很厉害,是一个真正会写代码的工程师
secondwtq
2021-09-12 00:54:27 +08:00
高质量主题的特点:
木有二维码
Brentwans
2021-09-12 01:19:12 +08:00
这些楼主是照着某位同事总结的吗?有些好具体啊。
BiteTheDust
2021-09-12 02:04:42 +08:00
感觉太过上纲上线了
zhoudaiyu
2021-09-12 07:33:07 +08:00
@whileFalse 是啊 开着代理打开谷歌,然后在谷歌搜索百度,然后点开百度再搜索别的,我服了
chenyu0532
2021-09-12 08:43:24 +08:00
中了 1 、28 、30
1:我确实不大喜欢写测试单元,写的也比较少,个人觉得还是打 log 比较好
28:确实没看过操作系统的书。平时工作业务逻辑的东西占了绝大多数,个人觉得设计模式更重要一些,所以平时看的也更多
30:少数时候确实忘了
hanxiV2EX
2021-09-12 09:12:29 +08:00
那我就推荐这本书吧

程序员修炼之道:通向务实的最高境界(第 2 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0122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