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用的是 13 寸 M1 MacBook Pro 16G 512G ,和 2019 款 16 寸 Intel I7 16G 512G 5300M 4G 独显; 之前有用 M1 AIR 16G 1T 和 M1 Mac mini 乞丐版 8+256 ,后来公司发了上面的 M1 MacBook Pro 就卖了。
新品发布基本之前剧透得差不多了,最大的落差是刘海没集成 Face ID ,但我相信以后会集成的。 到底买不买其实很纠结,因为不缺 Mac 使用,加上 NUC 和家里高性能 PC 的黑苹果,其实是设备多余的。 我都想忍住不买了,但发售日还是没 hold 住冲动下单了标款,图的就是首发拿到爽一下。 选择了 16 寸 M1 MAX 32G 1T ,标款的特点就是到货很快,这个配置也和心中诉求差不多。
其实在用 13 寸 M1 并没有感到什么瓶颈,毕竟不是做视频剪辑、修图、编译等工作,选择新款一个是消费主义作怪,另一个是对这个新屏幕实在口水。除了 2 个 C 口不够用之外,充电了就只能用一个口,对硬盘对硬盘的拷贝非常不方便。还有就是我和很多人不一样,我很喜欢新款这个圆润的设计,尽管看起来厚重了不少,另一个我对 SD 卡槽回归感觉很高兴,自己还是有在用相机的。
因为同事是老师所以教育优惠下单了 2 台,今天首发到手,2 个纸皮箱一起扛上来还是感觉很沉。
1 、外观和设计 如上所说,我喜欢新款的设计,但重还是给人压力,因为选的 16 寸做好了不常移动的准备。 如果作为私人设备我考虑移动为主的话,我会闲鱼选择 M1 AIR ,现在价格很 ok 。
几个细节:耳机孔在左侧其实是方便不少的,这个个人习惯问题吧,因为我要用鼠标。 Touch ID 大了,识别速度个人感觉快了。
BAR 没有了,我喜欢,见仁见智吧,M1 我选择 Air 也是因为实体按键。
2 、迁移后发热 系统到手 12.0 ,我从 19 款 Intel 用雷电 3 线和迁移助理把系统和数据直接搬过来了。 过程和迁移后,感觉到发热,让我不免担心 M1 MAX 那么热的么? 但经过大概一阵子后,就不热了,我估计是系统后台在折腾吧。
3 、键盘手感 我感觉是比 M1 MacBook Pro 好一丢丢?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黑色的阳极氧化,还是金属,不是 V 友说的塑料。 好看与否见仁见智吧 反正我是喜欢
4 、高刷屏幕 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尽管我没有做什么高强度使用,但在 APP 切换,和一些动画场景,明显感觉到快很多。 用了半天再回去 19 款的 16 寸,感觉对比就很明显了。
5 、电池 到手循环 2 ,健康 99%,估计强迫症受不了,然后充电了用了一阵子,健康又 100%了,无视,工具而已。 续航因为使用强度不高,都是上网、钉钉、文档、部分语音会议,之前 M1 可以扛 1 天( 8h 左右工作小时),我估计这个也可以,选择 16 寸也是考虑到这个,起码和 13 寸 M1 MacBook Pro 不能差太多。
6 、刘海 鼠标指针会藏进去……有点意思。 但是刘海会吃掉菜单栏的图标就忍无可忍,当右侧的图标太多的时候,往左增加直至刘海的时候,这些图标不会从刘海另一侧出来,而是藏进去了……我只能把要用的拖到右边来。 全屏的刘海处理不错。 日常用,找个菜单栏部分是黑色的壁纸,也很不错,如果非常在意的话。
7 、性能 选择这个配置对我来说是多余的……所以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