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jzhou1990 毒药上复制的:
IPLC: "International Private Leased Circuit"的缩写,即“国际专线”。不过大部分机场通常看到的 iplc ,都只是阿里的经典网络,跨数据中心内网互通,阿里内网,并不是严格意义的 iplc 专线;当然也有其他渠道的,或真 iplc ,不过比较少。阿里云的内网互通底层原理是通过采购多个点对点的 iplc 专线,来连接各个数据中心,从而把各个数据中心纳入到自己的一套内网里面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是 iplc 链路上的带宽独享,完全不受公网波动影响,其二是过境的时候不需要经过 GFW ,确保了数据安全且不受外界各种因素干扰。但是需要注意一下阿里云的 iplc 也是有带宽上限的,如果过多的人同时挤到同一条专线上,峰值带宽超过专线的上限的话也同样会造成网络不稳定。其他渠道购买到的 iplc 价格很高,阿里云内网这种性价比超高这种好东西且用且珍惜。
IEPL 国际以太网专线( International Ethernet Private Line,简称 IEPL),构建于 MSTP 设备平台上,基于 SDH 传输技术,采用 GFP 封装,传输协议透明,物理层隔离,带宽保证,提供一层点对点数据专线服务。IEPL 是以太网接口的增强型的 IPLC 产品,是一个端到端的专享管理频宽服务,拥有高度灵活性及最高物理层网络安全功能,让客户轻松管理广域网和高带宽需求的应用。通俗的总结一下,IEPL 使用某种技术,实现了两点之间的高稳定性的数据传输。这与 IPLC,MPLS 是差不多的效果,只是实现的技术手段有区别而已。其实对机场来说,是 IPLC 或者 IEPL 或是 MPLS-VPN ,都没有太大区别。认定是保障带宽的不过墙专线就行了,至于是用哪种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本不需要纠结。
Anycast:最近部分机场出现了一些 Anycast 加速节点,这里主要从业务层面介绍一下,网络层面的东西可能对普通用户来说过于高深所以不多做介绍。一般来说对于传统中转线路,工作模式是国内 A IP 接入,然后通过转发链转发至国外 B IP ,A 和 B 之间一般通过隧道或者专线来传输数据。
这里拿腾讯云提供的 Anycast 加速服务作为典型例子分析,一般是把国内的 A IP 同时广播到国内一个一个特定地理位置,和国外的多个地理位置。简单来讲,同一个 IP 同时出现在一个国内特定地理位置与多个国外地理位置。这个 IP 在国内与国外这段物理链路上通过专线来传输数据。用户在访问 A IP 的时候,理论上会就近通往离自己地理位置比较近的一个地理位置。作为用户来讲可以不太严谨的理解为把国外的 IP 通过专线搬到了离自己最近的地方。
一般机场的业务交付方式是把 Anycast 的 IP 直接端口转发到落地业务 IP ,这样极大的便利了机场的运维工作。同时由于国内外物理链路是跑在专线上的,所以稳定性高延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