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我是那个不停纠结 14 寸还是 16 寸的同学之一。本来这篇文章只是想简单的介绍一下 16 寸的使用感受,以及换 14 寸的想法,没想到,话唠太严重,就写成小作文了……
10 月 27 号,直接跑去直营店买现货。其实当时本来打算的就是买 14 寸入门款,无奈只有加拿大版法语键盘,在零售店试了一小会儿,真心用不来那个键盘布局。当得知 16 寸入门款有现货的时候,临时比较了下 14 寸和 16 寸,当时感觉还可以接受,而且那个屏幕确实比 14 看起来爽很多。于是就入了 16 回家用了一阵子,这个期间也在油管和 B 站看各种测评,V 站的不同帖子下看大家的评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 我先声明一下为什么可以白嫖一个月的使用时间,一般来说,北美也是直营店 15 天无条件退换货条款,我是先买的机器,回家自己做的数据迁移,然后在 11 月初,拿着旧设备去做了一次 Trade-in ,理论上来说,可以直接给我一个 Gift card ,现在北美这边,Gift card 可以买实体设备或者软件 /服务,但是一次性拿着 1k+的卡,实在是感觉有点亏,所以就做了减免新机器价格的操作,就需要做一次退货再购入。而 11 月初,赶上苹果因为准备北美的节日(黑五、Cyber Day ,以及接下来的圣诞节、新年),推迟了退换货的时间,到 2022 年 1 月 8 日。所以就延长了纠结的窗口期,于是就有了这篇内容。
16 真的很爽,尤其是屏幕,大屏幕无论工作还是看视频,都很从容,不需要特别注意窗口的调整。扬声器也很棒(我是木耳),个人感觉高音上的去,低音下的来,即使把声音开到很大,也不会出现爆音问题。看视频和电影的时候,能够很明显的感知声音从不同的方位传来。
工作主要使用 Citrix workstation+外接显示器,并不是什么高负载任务,从买来的那天,风扇就从来没有转过,后来为了确定风扇的工作状态,就装了一个腾讯柠檬,只开了 CPU 温度和风扇转速。有意思的是,cup 的温度一直都是 51 度,风扇从来没有启动过。
当初入手的时候算是首发购入,刚开机的系统是 macOS12.0 。V 站上大家提到的各种硬件问题,除了那个电量低于 80%关机无法充电的问题我没有测试之外(这个对我来说实在不是什么问题),其他的问题都没有出现,但是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总是觉得别别扭扭的,系统总体上没问题,但总是在小地方让你不舒服,比如系统设置中,Apple ID 页面下,iCloud 我就无法打开管理页面;所有人评测说软件第一次弹跳几次后退出,再次打开软件后,基本上只跳 1-2 次就会进入,然而我仍然需要 5-6 次。等等这些,不是那种需要崩溃到重灌系统的毛病,但就是很别扭。因为新电脑,考虑到聚焦需要从新建立扫描,后台运行重建,我等了大概 1 天,然后重启了几次机器,依旧没有什么改观。(对了,我的系统是直接迁移助手,雷电 3 传输的,整个过程没超过 10 分钟,真心爽。)不知道是不是问题出在迁移这里。
深空灰的机器,magsafe 是银色的,太不苹果了。
SD 卡槽问题,读取速度没有问题,但是会经常不识别 SD 卡,并提示要求格式化。拔掉再插入就没有问题了,而且识别的速度很慢,不知道是不是个别现象。
内存 window server 和 callserviced 经常泄露,动不动就 5-8G ,mac 我从来不关机,不用的时候就是盒盖。但是新 mac 买来之后经常因为内存泄露,其他软件的不合适要重启,这就很难受。
又大又沉,其实并没有多沉,只是这个体积让人感觉是个负担。而且这次四边的设计是全包,不像上一代的楔形,想从桌子上拿起来需要抠,我一度怀疑两侧的进风口开的那么大,另一个作用是能让你用手指把机器抠起来……
电量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个问题。因为全网评测下来,理论上 16 寸 M1 Pro 的续航是最强的,甚至强于 13 寸 M1 Pro 。但我的实际使用体验不太一样,并没有那么厉害。
压跨心里最后一道防线的事情来了,上面提到现在是北美的圣诞前期,还刚刚经历了黑五。室友不是一个挑设备的人,但是他那个 15 年的 13 寸 pro 电池已经提示维修了。所以我就怂恿他可以换一个入门款苹果官翻的 Macbook Air ,M1 8c/7c ,8+256G 。因为他就真的是平时用来处理一些文档+上网本功能,所以续航+轻便是首选。官翻的价格也很合适,( 1099 加币+AC )+15%税-Trade in380 加币,最近汇率大概 5 左右,到手 5500RMB 左右,还是可以的,又可以用个 5-6 年。买回来之后,我就帮他升级系统啊,数据迁移啊之类的。我也是第一次上手摸 M1 的 air ,整个过程顺滑无比,CPU 温度一直保持在 27 度,因为没有风扇,也没有风扇噪音。我心想,这也太爽了吧,轻薄+超长续航,除了屏幕小一点,亮度差了些,简直完美啊!因为帮他弄系统,装软件,再加上把玩一下,大概体验了 2-3 小时。等我回过头来再打开我的 16 寸,第一感觉是屏幕巨大,好爽,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压迫感,就是那种比较之后的巨物压迫感。当即,我就决定,第二天一早要冲到直营店碰碰 14 寸现货的运气。是的,从首发到现在,官网完全没有现货的提示,现在发货时间已经排到 12 月 30 日了。哦,对了,Air 是 12 月 2 号拿到的,当时开机 95%的电量,折腾 3 小时,第二天一早用 2 小时,下班接着用到 21 点(大概 3-4 小时),Air 还没外接过电源,还有 65%的电量。
💡 声明一点,这一段的感受仅针对于我个人的使用场景和感受。其实 M1 Pro/Max 的 MBP 和 Air 完全就是不同的定位,根本没有可比性,对两款产品来说,这种主观感受都有失偏颇。但我真的就只是从体积和续航角度,让我萌生了换 14 的想法。虽然,对于非重度使用用户或者非影音创作人员来说,Air 或着 13 寸 M1 Pro 足以,但是也并不能说这类人群就不能购入 M1 Pro/Max 的机型,毕竟那个屏幕和音响也是实打实的使用体验提升。
第二天一早,拿好东西就直奔直营店。其实,我的预期是换一个 14 寸的入门款,网上评测看了一堆,所有人都说,14 寸入门是性价比之王。省钱+足够的性能谁又能不喜欢呢。然而,想法就只能是想法,销售小哥跟我说,14 寸入门款,只有法语键盘。当时,心就凉了半截,甚至都萌生了硬着头皮用那个键盘,我说那我看看上手试用一下吧,果然还是劝退,打字习惯要重新学习,头疼。然后我就问 14 寸标准版(满血 M1Pro 16+1T )是否有货,他说只有银色的,我心想谁在乎什么颜色啊,有货就行!然后我就退了一个 AC 的差价,10 分钟做了数据迁移,回家。
以上就是我这一个月从 16 换 14 的纠结过程,希望里面有些信息可以发挥余热。接下来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继续使用,然后看看是不是再换回 16 寸ಠ_ಠ,希望不要再纠结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