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lulau 楼上说的“时间戳”根据语境,应该特指的是“unix 时间戳”,也就是用整数来表示 UTC 时区 1970 年 1 月 1 日 0 点 0 分 0 秒开始的秒数(有些编程语言是毫秒数)……
而“时间戳”本身就是描述一个具体时间的抽象概念,具体是拿 int 来描述、拿 string 来描述、甚至拿 bitmaps 来描述都可以的。
存储时间一定得考虑时区,即使你现在还遇不到时区的问题,但未来总会遇到,遇到就是 bug 。
所以只要使用带时区信息的方式存,就绝对没问题。通常这两种带时区的方案用的比较多:
1 ,使用 unix 时间戳 / 数字时间戳,时区信息是带在<定义>里的,固定 UTC 时区,存的时候转成 UTC 时间存,读的时候根据需要转成对应时区来显示。本身 unix 时间戳是表示秒数的,部分编程语言实现为整型的毫秒数,或者以小数的形式带上毫秒信息,就统一叫做数字时间戳了。
2 ,使用标准的 RFC 3339 ,这是 ISO 8601 的一个固定格式变体(存储的时候不建议使用宽泛的 ISO 8601 ,带了很多没必要的东西。读取显示的时候到无所谓),这个时间格式里是带着时区信息的,Z 结尾表示 UTC 时区,当然也可以存成其他方便阅读的时区。
通常建议是存成整数数字时间戳,因为对计算机来说,整数是最高效的,进行时间比较也是最方便的,占用空间也是最小的。而在需要人阅读的时候,根据需要转换为阅读者所在时区的 RFC3339 / ISO 8601 字符串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