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眼镜一次最多增加多少度?

2022-02-10 12:04:14 +08:00
 NeezerGu
背景:最近带了 5 年多的眼镜报废了,重新配了一副。之前的眼镜远距离已经看不清了,但因为没有一定要远距离看清的需求,坐电脑前干活又不影响,就一直没换。

之前的眼镜 150 度,现在的眼镜 300 度(带一只眼睛 25 度,另一只 50 度的散光)

现在适应了一天,已经到第二天了,依旧感觉看电脑很晕,眼睛累,看向远处可缓解(一转头就立刻有效……)。
配眼镜的让我过去调一下鼻梁,说增加散光是会这样

求问这样一次性从 150 度增加到 300 度,属于正常吗?是否合理?
(配的时候我就说其实可以不用特别高,我没有远距离看清的需求,配眼镜的说没问题,当时我没强求……)

顺带吐个槽,标题也就是“换眼镜一次最多增加多少度”是百度正下方相关搜索里面的选项,点开之后完全搜不到任何有意义的内容……
195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2 条回复
deplivesb
2022-02-10 12:08:20 +08:00
这个还有限制?难道不是你的眼睛是多少度就应该配多少度?你现在眼镜 150 眼睛 500 所以你只能配到 200 ?
kop1989smurf
2022-02-10 12:09:21 +08:00
因为没有“加多少度合理”这个概念。
配眼镜就是根据你当前的视力来配,如果是日常视距近(比如白领),可以适当降低 25 度,降低近视距对睫状肌的压力。

度数变化大时,有不适应是正常的,如果实在不适应,可以通过配多焦点来解决(不推荐)。

至于度数是否正确,你就只能去一些专业的,收费验光的眼镜店或者三甲医院的眼科来解决。
vicalloy
2022-02-10 13:16:16 +08:00
经常看屏幕度数可以偏低一些,矫正视力到 5.0 就够了。
度数高了,看屏幕容易累。
devwolf
2022-02-10 13:20:02 +08:00
直接回答"通常增加多少度"的话:我个人的例子,小学直接 400 起戴,一共换了四次,第二次换到 425/450 后就不增加了(中间也有轻微的散光,最后一次配的时候眼镜店说没有散光了)。

刚换带散光的眼镜会累:我认为可以适应一周看看,我刚换带散光的眼镜时也有很强不适感

一次性从 150 度增加到 300 度——如果用眼正常,我作为一个普通网友是觉得有必要咨询一下专业人士(同#2 ,对于“度数是否正确”的回答)
keepeye
2022-02-10 13:42:13 +08:00
?? 配眼镜难道不是根据验光度数来的吗? 刚开始不适应很正常啊,你再戴着适应两三天,如果一直晕的话可能验光不准确..... 建议到正规医院眼科验一下光对比一下
wolfie
2022-02-10 13:49:37 +08:00
配满看东西累,尤其是散光。散光建议减 50 (问过专业医生),验光散光 100 ,配 50 就行。

还有散光从无到有,需要适应几天。
chengxy
2022-02-10 13:51:34 +08:00
@deplivesb #1 有的,今天我去验光,验光师就告诉我和之前度数差距太大,建议配的度数低一点。
hahasong
2022-02-10 14:12:03 +08:00
一个星期还没适应就是度数配错了
zeroze
2022-02-10 15:05:03 +08:00
降了
dadadafei
2022-02-10 15:49:37 +08:00
我是很多年前在宝岛眼镜验过光,以后每次换眼镜就用的同样的数据,已经习惯了没必要改了,又不是上学的小孩子度数变化大
duke807
2022-02-10 16:04:00 +08:00
最多加 0 度
最好加 -50 度,平時把顯示器拉近一點,不要帶眼鏡

我曾經 50 度 50 度加到 500 度,自己多年反向操作之後,只有開車的時候帶 100 度眼鏡,平時不用帶眼鏡
512357301
2022-02-10 21:00:14 +08:00
一副眼镜戴 5 年多,一点度数不增加肯定不可能,如果 1 、2 年换一副,那基本上不会增加,甚至会降低。
35 岁以下的话,建议下次配镜时做个散瞳(几十块钱,普通眼镜店做不了),一般大于 15 岁患者,医生就不愿意给做散瞳了,但是自己强烈要求,医生还是同意的,反正没啥危害
散瞳是用来规避假性近视的,也能避免度数越来越高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3290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