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我们再来谈谈 React 状态管理

2022-02-10 20:30:37 +08:00
 nanxiaobei

1. 什么是 "状态"?

jQuery 时代,JS 代码中混杂 DOM 结构,各个流程庞杂交织时,就形成面条式代码,当使用发布订阅模型时,调试会一团乱麻。

jQuery 是针对 "过程" 的命令式编程,而那么多命令,最终都是为了更新 UI 中的 "数据",为什么不直接去改数据呢?

北京 → 上海,把 city="北京" 变为 city="上海" 就行。不管飞机火车步行抛锚,也不管路上会不会遇到王宝强,

现代前端框架的意义,就是问题解决思路的革新,把对 "过程" 的各种命令,变为了对 "状态" 的描述。

什么是状态?状态就是 UI 中的动态数据。

2. React 中的状态

2013 年 5 月 React 诞生。但 2015 年之前,大概都是 jQuery 的天下。2015 年 3 月 React 0.13.0 发布,带来了 class 组件写法。

在 React class 组件时代,状态就是 this.state,使用 this.setState 更新。

为避免一团乱麻,React 引入了 "组件" 和 "单向数据流" 的理念。有了状态与组件,自然就有了状态在组件间的传递,一般称为 "通信"。

父子通信较简单,而深层级、远距离组件的通信,则依赖于 "状态提升" + props 层层传递。

于是,React 引入了 Context ,一个用于解决组件 "跨级" 通信的官方方案。

但 Context 其实相当于 "状态提升",并没有额外的性能优化,且写起来比较啰嗦。

为优化性能,一般会添加多个 Context ,写起来就更啰嗦。在项目没那么复杂时,还不如层层传递简单。

3. 什么是 "状态管理"?

实用主义来说,"状态管理" 就是为了解决组件间的 "跨级" 通信。

当然,在使用状态管理库时,其会带来一些衍生的思维模式,比如如何组织 state ,如何拆分公共逻辑、业务逻辑、组件逻辑等,但归根结底,这些都不是核心缘由。

核心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 为了通信。其它的各种概念与哲学,都不是必要的。

Context 没那么好用,React 官方也没什么最佳实践,于是一个个社区库就诞生了。

4. class 时代的状态管理

React class 组件时代,就是 Redux (及其相关衍生库)与 MobX 的故事。

Redux 是符合 React 理念的实现。而 MobX 这种 "监听" 的模式,特点是 "不够 React",但用起来简单。

Redux 的利弊已讨论太多,简单来说,开发者关心的是 "使用",而 Redux 关心的是 "哲学"。

之前开玩笑说,其实 Redux 用一行代码就可以表示,却写出了论文规格昏昏欲睡的文档:

createStore = (reducer, state) => ({ dispatch: action => state = reducer(state, action) });

而几乎所有 React 状态管理器的原理,其实都很简单,一个 "观察者模式" 的实现:

在各个组件中订阅 listener ,state 更新时,再把 listener 都调用一遍,从而触发组件更新。

5. 为什么是 Hooks ?

React class 组件存在以下问题:

  1. this.state 是一个对象,每次更新局部,更新时也可新加 state 进去,这就让 state 整体比较混沌。
  2. 使用高阶组件等模式时,会造成 this.props 中的数据来源不透明,同样混沌。
  3. 因为 this 魔法指针的存在,很容易挂一大堆东西上去,互相随意调用,就会让逻辑缠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React 引入了 Hooks:

  1. 将混沌的 state 打散为一个个元数据。
  2. 提供逻辑共享,以替代高阶组件。
  3. 组件中不再存在 this

这是一种开发理念与组织理念的革新,Hooks 带有强烈的 3 个特点:primitive 、decentralization 、algebraic effects 。

  1. primitive 。元数据化,从最底层构建,让数据结构更清晰。同时也是一种工程趋势,比如 Tailwind CSS 便是将 CSS 元数据化。
  2. decentralization 。去中心化,class 时代普遍是一种 "顶层下发" 的理念,但 Hooks 带来强烈的 "组件自治" 的理念(比如 Provider 不再必须,组件请求自行处理)。同时,在其他领域,去中心化也是一个大的流行概念。
  3. algebraic effects 。代数效应,归根结底,Hooks 可以理解为一根管道,直通 React 核心能力,将内部机器暴露给了开发者。

6. Hooks 时代的状态管理

Hooks 出现之后,社区还没有一个像 Redux 一样曾经一统江湖的状态管理器。

Redux 添加了一些 useSelector 、useDispatch 、useStore 之类的能力,而 Facebook 自己也开源了 Recoil 这样的库。

但 Redux 终究老气沉沉,且早期给人留下的阴影太大,很多人的思维被格式化,随便一写就是云里雾里,只为实现一个简单功能,

而 Recoil 的写法则看起来有些别扭、有些啰嗦,发展也不温不火。

// Recoil
atom({ key: 'textState', default: '' });
useRecoilState(textState);

而在 Hooks 时代,一个神秘组织异军突起,一口气贡献了 3 个状态管理库。

它就是 pmndrs ,pmndrs for Poimandres 。pmnd.rs

说是 "组织",其实主要开发者应该是一个人,就是这位大师,Daishi Kato 。github.com/dai-shi

这三个库分别是 zustand 、jotai 、valtio 。有趣的是,这三个词其实都是 "状态" 的意思。

zustand 🇩🇪 德语 "状态",jotai 🇯🇵 日语 "状态"、valtio 🇫🇮 芬兰语 "状态"。

简单看一下用法:

// zustand 🇩🇪 - Redux 理念,旧时代精神,中心化逻辑

const useStore = create((set) => ({
  bears: 0,
  removeBears: () => set({ bears: 0 }),
}));
const bears = useStore((state) => state.bears);
// jotai 🇯🇵 - primitive 理念,用法略啰嗦,但符合 Hooks 精神

const countAtom = atom(0);
const [count, setCount] = useAtom(countAtom);
// valtio 🇫🇮 - proxy 理念,"不太 React",但用起来简单

const state = proxy({ count: 0, text: 'hello' });
const snap = useSnapshot(state);

7. 贪婪更新 vs 惰性更新?

如之前提及 MobX 时所说,使用 proxy "监听" 的方案,虽然不够 React ,但确实用起来简单,且最符合直觉。

本质上来说,React 是一种 "贪婪更新" 的策略,全量 re-render 然后 diff 。

而 proxy 是一种 "惰性更新" 的策略,可以精准知道是哪个变量更新。所以利用 proxy ,可以做一些 re-render 的性能优化。

而 React conf 上介绍的 React Forget ,代表 React 自身也并不排斥在 "惰性更新" 的思路上做一些优化。

注意上面的 "贪婪更新" 和 "惰性更新" 是我自创的词,参考了正则中的贪婪和惰性概念。

8. React 状态管理思路的变迁

  1. 所有 state 在一个大对象里 → 分割为元数据
  2. 数据不透明 → 数据透明
  3. 顶层请求,下发数据 → 组件自身处理请求
  4. 状态提升 → 组件自治
  5. Provider & Container components → just Hooks
  6. 混沌集合 → 透明解耦
  7. 贪婪更新 → 惰性更新
  8. 大而全、强概念、DX ❌ → 更清晰、更简单、DX ✅
  9. 少一些概念,多一些直觉
  10. 少一些规则,多一些自动化

总的来说,这虽是状态管理思路的变迁,但更是 React 社区开发思路的变迁,一种对最佳实践的不断探索:

  1. 中心化 → 去中心化
  2. 数据集合 → 元数据
  3. Build a structure, completely from the ground up

9. 隆重介绍 resso ,可能是最简单的 React 状态管理器

我一直在思索怎样的一个 React 状态管理器用起来最简单,不断去探索一个自己用起来最舒服的工具。

之前曾经开发过 Retalk ( Redux 最佳实践)、flooks ( Hooks 状态管理),但随着新思路的出现,现在将最新的一些灵感集中在了 resso 这个状态管理库里。

下面是 resso 的使用方式:

import resso from 'resso';

const snap = resso({ count: 0, text: 'hello' });

function App() {
  return (
    <>
      {snap.count}
      <button onClick={() => snap.count++}>+</button>
    </>
  );
}

GitHub 地址:github.com/nanxiaobei/resso

注意它与很简单的 valtio 相比,写法也更简单一些,应该没法更简单了,如果有,请告诉我。

更重要的是,resso 会自动优化 re-render ,绝不因为数据在同一个对象里,就触发额外的 re-render 。

其实状态管理本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但 Redux 等工具追加了太多的复杂上去。人们用一个工具的原始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如何而已。

所以,简单,清晰,让工具回归工具。我们了解一个锤子的方式,就是拿起来用。

希望 resso 会让有此需要的人喜欢。

10. Invest the future

但是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

在新东西不断涌来时,人们不免会发出疑问:class 组件又不是不能用,Redux 又不是不能用,或者更彻底一些,jQuery 又不是不能用,为什么一定要去追逐这些新的东西呢?

一个抽象的解释:我们应该不断投资未来。

这不只是在开发中,在工作中,更是在任何领域 —— “在新赛道中以不断细分的形式,用第一的身份换取资源。”

旧世界的轨道上挤满了辛苦的赶路者,虽然新大陆海市蜃楼,但只有新大陆才会跃升一切。

943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React
49 条回复
lupkcd
2022-02-11 22:03:21 +08:00
这么多年了 React 还是纠结状态管理库的选择
secondwtq
2022-02-12 00:02:19 +08:00
对我这个已经多年不搞前端的人来说,楼主的文章提供了 React 状态管理现状不错的 overview 。

虽然 Web 前端暂时怎么不搞了,但广义的前端还是一直在关注的。补充一下,楼主“自创”的“贪婪更新”和“惰性更新”已经是有点年头的概念了,这东西一般叫“incremental computation”。所以大概可以叫“增量渲染”和“全量重渲染”。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的关键是构建一个 dependency graph ,当数据发生改变时程序只会运行其中 dirty 的部分。它的用途很广泛,是指令乱序执行、编译器优化、Spreadsheet 、包管理器、构建系统以及许多类似的任务系统的核心。

类似的方法在其他 UI 框架中早就有应用,比如 Cocoa 有 KVO ,WPF 有 INotifyPropertyChanged ,GTK 和 Qt 等框架也有一点 MVC 的意思,他们的列表会有个 model ,接受变化的通知。
但是可能是由于建立在 imperative 语言的基础上,这些较传统的框架并不适合操作复杂的 dependency graph 。给我的感觉是,它们“incremental”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界面 - 代码的接口”上,使用简单的数据绑定实现。界面本身不是 incremental 的,incremental 的方法也很难渗透到代码逻辑里面。数据绑定可以解决一些数据和简单属性的更新,但是“UI 操作”依然需要额外手写,而这一过程依然非常麻烦并且容易出错。

React 的流行普及了一种新方法,React 鼓励用户尽可能用数据表示 UI ,淘汰“UI 操作”的概念,以“数据变换”来取代。这并不是性能上最优的方式,原始的 React 并不是很重视 incremental ,基本仅仅体现在一个偶尔用一下的 shouldComponentUpdate 和 virtual DOM diffing 上。后者基本上也就相当于“React - Renderer 接口”,不用 shouldComponentUpdate 的话,React 里面这一层其实是有意设计得 brute force 的,但是确实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问题。

React 这一步的一个副作用是,由于数据变换可以以更简单的纯函数来表示,现在 UI 全链路都可以 incremental 了。我不知道这一点当年 React 的设计者们有没有想到,但是后来者有不少想到了。更新的框架不少都是以 Declarative + Incremental 的思路设计的。比如 Web 这里比较典型的是 Svelte ,作为 React 竞品直接说 virtual DOM diffing “eat into your frame budget and tax the garbage collector”,而 SwiftUI 里面干脆就有个 dependency graph 模块,React 的状态管理也在往这个方向走。

上面有人说原始 React 更加“函数式”,实际上搞 incremental 的人不少也搞 FP——在一个 dependency graph 中,明确能具有“状态”的基本只有叶子节点,从叶子节点到最后要求的值,依然是一个纯函数。非要说的话只能说一个是比较“粗放”的函数式,一个是比较“精细”的函数式。要说起来的话 FB (现在应该叫 Meta ?)粗放不是第一次了,FB 用 OCaml 是吧? OCaml 自己是不支持共享内存并行的(即将发布的 OCaml 5.0 将会开始完善这一能力),结果 FB 自己 hack 出来一个库给自己项目用 ...
我其实是从 Jane Street 那边了解的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在 OCaml 社区这是与 FB 齐名的公司。他们自己做了个库就叫 Incremental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下面他们还自己实现了一套 Virtual DOM 解决 Incremental 不太好处理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是两个都在用,和现在 React 有点类似。关于这个他们发了一堆的博客:
blog.janestreet.com/introducing-incremental Jane Street Tech Blog - Introducing Incremental
blog.janestreet.com/incrementality-and-the-web Jane Street Tech Blog -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and the web
blog.janestreet.com/self-adjusting-dom Jane Street Tech Blog - Self Adjusting DOM
blog.janestreet.com/self-adjusting-dom-and-diffable-data Jane Street Tech Blog - Self Adjusting DOM and Diffable Data
blog.janestreet.com/seven-implementations-of-incremental Jane Street Tech Blog - Seven Implementations of Incremental
mizuhashi
2022-02-12 12:15:31 +08:00
其实 imba 语言或者说 mithril.js 的状态管理更自然
zhwithsweet
2022-02-12 16:50:05 +08:00
那肯定是 mbox 或者 @vue/reactivity 怎么缝合怎么来
charlie21
2022-02-28 09:27:52 +08:00
支持南老师
charlie21
2022-03-01 11:51:40 +08:00
一个类似总结的文章 各流派 React 状态管理对比和原理实现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4106764
jingcoco
2022-03-14 19:34:42 +08:00
xstate
everettjf
2022-04-12 00:59:02 +08:00
感谢分享
qiumaoyuan
2023-05-30 14:12:40 +08:00
> 顶层请求,下发数据 → 组件自身处理请求

这个往往是由服务器端决定的,客户端做不了主。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3304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