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偶然间看到一篇 V 友的帖子,谈到了甲状腺癌,作为亲身经历者,谈谈这几个月的经历和感受,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去年八月公司体检,发现右侧甲状腺结节,3*2mm ,体检中心说你这还小,问题不大,做好定期复查就行,于是没太放在心上。今年三月份,咽部突然有异物感,10 多天都没有好转,心里慌了,担心是不是结节长大了?好在几天后,异物感好转,加上疫情原因,就没有去医院,最终不了了之。
时间一晃来到了今年六月初,咽部又突发异物感,这次没有犹豫了,直接去了医院,挂了甲乳科的主任号,主任很淡定的说,你这个结节肯定不会引起咽部异物感的,做个甲状腺彩超看看具体情况吧,顺便让我去耳鼻喉科看看,于是等 B 超的间隙,挂了耳鼻喉科的号找医生看了下,确诊咽炎,虚惊一场。然而半小时后的 B 超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做 B 超时心情还是很忐忑的,担心结节长大,心怦怦跳的厉害,医生让我放松。几分钟后拿到报告,右侧 2.4*3.5mm 结节,没长大多少,但是 ACR TI-RADS:5 级,结节实质钙化,顿时预感不妙。回到门诊给主任看了单子,主任又是很淡定的说:“你这个不太好啊,小伙子,我就不兜圈子了,你这个 50%-90%是癌,基本就是了,不过你这个结节不大,穿刺检验没啥意义,我建议直接切了吧!分级这么高,早晚都得切,一般愈后很好的,你考虑下吧。”,虽然还没有最终确认,但是主任的一番话还是让我脑子嗡嗡作响,对于癌症这个词,熟悉而又遥远,我还年轻,才 32 岁哎,虽然对甲状腺癌早有耳闻,也知道前几年被移除重症重疾范围,但是真落到自己头上,这一刻还是绝望的。
和家人简单说了下病情,老婆建议遵医嘱,听医生的,手术切掉吧。于是联系医生安排床位,一周左右,医院反馈可以办住院了。
三岁的儿子看我收拾了大包小包准备出门,问我去哪儿,我说爸爸出个差,一个星期就回来了,你乖乖在家听话。儿子没说啥,仰着头眼睛直直的看着我,关上门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争气了。老婆陪我办理了入院手续就让她回家了,手术安排在第三天,前两天就是做些抽血,尿检以及 CT ,就像那位 V 友说的,我感觉我是整个病区最精神的小伙,完全不像是一个患癌患者,不过最终也证明了这确实就是纸老虎。在医院里,心态往往就淡定了,在等待手术的期间,工作也没拉下,在病床上还改了几个 BUG ,有一瞬间,真的以为自己在出差,手术前一天,医生告知了很多,大概就是这个癌,愈后很好,基本不会影响寿命,然后签了一大推单子。
手术安排在当天第一台,一大早护士就叮嘱我换好手术服,空腹,排好大小便。整个住院期间,最紧张就是此刻在病房等待手术室来接我,焦虑又紧张。大概 7 点半多一点,手术室护士和护工推着板床来接我了,确认完身份后,我躺在上去。去往手术室的路上,天花板和灯光在眼前飞速划过,不停变换,就像人生的一场幻灯片,而我从未看过。手术方式选择的传统开放手术,相较于腔镜,各有优势,缺点就是疤痕在颈部不美观。整个手术过程,全麻的体验是最神奇的,我记得刚和麻醉医生说完一句话,就直接断片了,等我醒来已经是 3 小时后了,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术中快速病理显示乳头状癌,右侧切除,并进行了淋巴清扫,也未发现癌细胞转移,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我下意识的摸了摸裆部,哦,还好没插尿管。
术后回病房,上了监护仪,在各种点滴药物的加持下,尿意很快袭来,也不知道是麻醉的副作用还是在床上的原因,用尿壶死活尿不出来,膀胱涨的跟石头一样,老婆看我难受,用热毛巾帮我敷了下膀胱部位,在意念的加持下,终于尿了出来,那一瞬间,舒服到都忘了脖子上的伤口。由于气管插管导致喉咙咳嗽的厉害,伤口都有一种崩了的感觉。当天晚饭喝的粥,咽部疼痛导致吞咽困难,没吃下多少,躺在病床上,一夜无眠,麻醉的副作用导致脑子清醒无不,想了很多,也看开了很多。术后第二天,整个人的感觉就好很多了,除了脖子不能乱动,依旧是大瓶小瓶的点滴,引流管引出来大概 20ml 血水,医生说低于 10ml 就能出院了。第三天,可以很明显地感知自己的身体在好转,下床小便都没啥问题。到了第四天,引流管已经没多少血水了,吃饭吞咽也没啥大问题,医生安排明天出院。
出院当天,我让老婆去隔壁家乐福超市买了个奥特曼玩具作为出差回家给儿子的礼物。打开家门的那一刻,我把玩具递给他,他开心的忽略了我脖子上的纱布,我也很开心他没看到,这一刻,身体健康才是他们最大的靠山。
这次运气是差了点,挨了一刀,但是通过这一遭,带来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我觉得又是幸运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