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分享一下买数码产品的idea吧。

2011-02-22 16:48:07 +08:00
 SolidZORO
我现在买东西是先看有没有德版(并非要Made in Germany),然后日版,然后欧版,然后美版,然后港版,实在是不行了才考虑行货。 也就是说,除了行货之外的我都认为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说,之前SONY有一批PS出现材料上的问题,发到欧洲,通不过,便放到香港卖,就没问题了。然后中国的数码产品想出口,但是检不过,就夭折了。


所以现在就一直不买行货的产品。德国版比较少,就老买日版的。 事实证明,日版的机器较之行货的,在质量上要好非常多。特别是日本内销的NEC和SONY笔记本。跟国内的完全就2概念。

通过3C的产品不一定是好产品,但是通过EMI、JIS或者 VDE、 GS的就绝对不会差。
670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25 条回复
asher
2011-02-22 17:10:25 +08:00
没有太多想法,基本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不追求什么高性价比,还有坚信购买数码产品靠的是人品。
Mianco
2011-02-22 17:14:13 +08:00
楼主好像换头像了,之前那个有点非主流啊。
bearcolin
2011-02-22 18:16:07 +08:00
很多电子产品基本都全部made in China了。另外很多东西行货有质保,出了问题也好处理。
日本国内销售的电子产品涉及到语言方面很多都只有日语一种界面。
wazedix
2011-02-24 14:10:02 +08:00
@bearcolin 我sony的笔记本made in Japan ,sony的mp3 是made in Malaysian , sony的耳机是 made in Thailand。sony的高端产品都不由中国制造

同一品牌同一地区制造的机器应该都是一样的
AntiGameZ
2011-02-24 14:17:40 +08:00
我觉得这个思路挺可笑的……
kenshin
2011-02-24 14:19:02 +08:00
@ SolidZORO
为什么倒数第二才选港版呢?
hfharry
2011-02-24 14:28:18 +08:00
明白自己要什么,不盲目追求参数或者是功能。
一分价钱一分货。
后续服务好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SolidZORO
2011-02-24 14:41:52 +08:00
@AntiGameZ 的确让你们匪夷所思。但是,你比较过。就知道了。 也许你不经常买德版或者日版的东西感觉不出来吧。

@hfharry 因为同样一款索爱的手机。欧洲的就要比香港的好不少。


我再次强调。不是说日产或者德产,而是日版和德版。 不是产地问题,而是版本问题。
SolidZORO
2011-02-24 14:43:16 +08:00
@hfharry 我觉得嘛,也不是这样的,我家十年前买toshiba的电视。日版的,国产的。菜单都是用日文的。 现在都没坏,隔壁家的toshiba,行货,也是国产的,坏几次了。
SolidZORO
2011-02-24 14:45:42 +08:00
如果各位用过日本的手机。也就是有世界版的。比如softbank出的一些机器。明显日版的做工要优于其他国家的版本。而T-mobile德国原版的手机,无论外形和质量也要好于别的厂商。
shawiz
2011-02-24 15:00:25 +08:00
楼主说的都是日本品牌?
raptium
2011-02-24 15:55:27 +08:00
嗯 不同地区版本的东西还真不一样
之前一直拿港行 iPhone 的充电器 充 iPad 的
过年回家用国行 iPhone 的充电器 竟然充不动
不能不怀疑是偷工减料了
hfharry
2011-02-24 15:57:41 +08:00
@SolidZORO 类似还有i9000的韩国版明显做工好很多。唯独咱们国货出口的比自销的质量好。唉
AntiGameZ
2011-02-24 19:57:08 +08:00
@SolidZORO

这种事不是什么匪夷所思不匪夷所思的问题。你说的心得或者说问题,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商家/工厂是不是针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作标准,是不是不同地区的工厂有那么大的产出质量落差。

一个人两个人的感觉,或者一个人几次购物的感觉,充其量只是个主观感受。

我不知道这背后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但一定存在这样一个答案,如果V2EX有做代工的朋友,希望能出来说说
HUan
2011-02-24 21:23:57 +08:00
别搞笑了,香港对产品的检测要求也直逼欧盟,但是手上港行的东西照样坏个不停。
好在IBM,Apple之余可以全球联保,只是麻烦点

森林人正车进口,made in Japan。坏了还是到处骂街。

这种东西还是看人品,只不过是比率不同
kenshin
2011-02-26 17:38:20 +08:00
@SolidZORO @hfharry
关于i9000的版本差异,我听一个哥们说过,他分别买了两个版本的i9000(欧版和韩版),结果他说韩版的屏幕效果要优于欧版(我只见过他的欧版,没有见过这两个版本的差异...)
SolidZORO
2011-02-27 02:24:46 +08:00
@kenshin 不过这话说回来,是否因为自身太主管的原因。 韩版的屏幕应该更加复合亚洲人,而欧版的会偏蓝,比较复合欧洲人。这又牵扯到视网膜的关系了。 偏黄的是给亚洲人准备的,因为我们眼睛是棕色的。而偏蓝是给蓝眼睛的欧洲人。

这个问题我一直无解。
SolidZORO
2011-02-27 02:31:08 +08:00
叉开一下 接上回复

中国人和外国人对网页颜色识别的差异
http://www.mdong.org/?p=1135

之前和 @lianghai 有讨论过。这次应该有点结果了。
lianghai
2011-02-27 02:40:12 +08:00
@SolidZORO 虹膜的功能是通过自己的收缩来控制瞳孔大小以控制进光量,并不直接影响投射至视网膜的光色。
这一篇日志的论证基础就是说不通的。
各位同学对自然科学的了解太少了。我的观点仍然是:世界各地对色彩的认知确实存在差异,但不是通过这样的牵强附会就能推论得出的。
jeuxee
2011-02-27 04:26:52 +08:00
拿虹膜说事相当扯啊,欧洲人血统那么杂,就只考虑目前欧盟内部,从北日尔曼到南欧到环地中海,蓝色绿色棕色灰色什么没有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80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