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老麦, 一个小运维。 今天我们为 kustz 增加 Service 功能。
代码还是在 Github , 文章中有不清楚的可以上去看看
https://github.com/tangx/kustz/tree/chapter/02-define-strings-to-service
通过 kubectl create service
命令可以看到,service 的模式还是挺多的。
$ kubectl create service -h
Create a service using a specified subcommand.
Aliases:
service, svc
Available Commands:
clusterip Create a ClusterIP service
externalname Create an ExternalName service
loadbalancer Create a LoadBalancer service
nodeport Create a NodePort service
除了以上列出来的四种之外, 还用一种 Headless Service
( 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services-networking/service/#headless-services)。
Headless Service
是当 类型 为 ClusterIP ,且 IP 值为 None
。 所以是 Cluster IP
的一种特殊情况。
# 创建一个新的 ClusterIP service
$ kubectl create service clusterip my-cs --tcp=5678:8080
# 创建一个新的 ClusterIP service (headless 模式)
$ kubectl create service clusterip my-cs --clusterip="None"
如果你之前留意过 Service API , 你就应该会发现 API 中带有 port 的字段就有 3 个。 弄清楚他们分别对应什么这点很重要
先来看看一个 NodePort
的 API 。
# $ kubectl create service nodeport my-cs --tcp=80:8080 --dry-run=client -o 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 ... 省略
spec:
ports:
- name: 80-8080
nodePort: 18080
port: 80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8080
selector:
app: my-cs
type: NodePort
对于 nodePort, port, targetPort
这三个名词如果还不能直接回答的话, 认真记住下面这张图。
nodePort -> port -> targetPort
。 port -> targetPort
。在看随后的规则的时候, 再回头看看之前的 API , 能否找到几个关键要素。
80:8080
。 无任何特殊符号。#80:8080
。 注释符号 # 顾名思义, 就是把某些 Head 隐藏 之后成为 Headless 。!18080:80:800
/ !80:8080
。 叹号 ! 表示重要, 因为我们要暴露端口到外部, 这是一个风险点。NodePort 有两个规则, 是因为如果 不指定 端口就使用 随机 端口。@example.com
。 **AT @**, 指定或指向某个地方。%80:8080
。 **分号 %**, 看起来就像个天平, 一人一半, 分流。上面的规则中, 并没有提到 端口协议。
tcp://80:8080
/ udp://!18080:80:8080
。 就用协议地址的写法, 使用 ://
分割 协议 和 转发规则。之所以协议拿出来单独说, 其原因是协议通常不太关注, 默认都用 TCP 。因此在 kustsz 中也作为可省略字段。
以上规则都是个人习惯。 仅供参考。
凑 API 还是很简单的, 不过需要注意当出现多个规则的时候怎样确定最终的 Type
。
例如规则中存在 ClusterIP, NodePort 和 ExternalName
, 那在最终呈现的时候,Type 值是顺序第一?逆序第一?还是冲突报错? 一切看自己需求和习惯。
ports:
- "8099:80"
- "!28080:80"
- "@example.com"
本章代码就先只实现两个,ClusterIP 和 NodePort 。 完整配置查看 /pkg/kustz/kustz.yml
# ... 省略
service:
# ... 省略
ports:
- "80:8080" # cluster ip
- "udp://!9998:8889" # 随机 nodeport
# - "!20080:80:8080" # 指定 nodeport
在 /pkg/kustz/common.go
中, 之前的 func CommonLabels(kz *Config)
函数变为了 func (kz *Config) CommonLabels()
方法。
func (kz *Config) CommonLabels() map[string]string {
return map[string]string{
"app": kz.Name,
}
}
在创建 Service API 的方法中还是中规中矩的在凑 API 。
func (kz *Config) KubeService() *corev1.Service {
ports, typ := ParsePortStrings(kz.Service.Ports)
svc := &corev1.Service{
TypeMeta: metav1.TypeMeta{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
ObjectMeta: metav1.ObjectMeta{
Name: kz.Name,
Labels: kz.CommonLabels(),
// Namespace: kz.Namespace,
},
Spec: corev1.ServiceSpec{
Selector: kz.CommonLabels(),
Type: typ,
Ports: ports,
},
}
return svc
}
在 ObjectMeta 中可以注意到, Namespace
字段是被注释了的。
kustomization.yml
中, 通过 kubectl apply -n ns-demo
提供。同样的, 在
/pkg/kustz/k_deployment.go
中的 Deployment API 的 ObjectMeta 也删除了 namespace 字段。
从 corev1.ServiceSpec
中可以看到,Type 和 Ports 是并列关系, 且只有一个 Type
Spec: corev1.ServiceSpec{
Selector: kz.CommonLabels(),
Type: typ,
Ports: ports,
},
而在我们 kustz.yml 文件中, !9998:8889
, Type 符号 存在于每一条规则中。
因此, 通过函数 ParsePortStrings
解析所有规则, 并返回一个并列关系。
func ParsePortStrings(values []string) ([]corev1.ServicePort, corev1.ServiceType) {
// ...
for _, value := range values {
port := NewPortFromString(value)
if port.Type != corev1.ServiceTypeClusterIP {
typ = port.Type
}
sps = append(sps, port.KubeServicePort())
}
return sps, typ
}
在 for 循环中, 处理了当 ports
出现多个 Type 规则的时候以谁为准的问题,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
这里我使用了 Type 默认为 ClusterIP , 且最后出现的 非 ClusterIP
为准(如有) 。
为此, 我定义一个命令 PortString
的结构体,
NewPortFromString
函数从 字符串 中提取关键信息。PortString KubeServicePort
方法将结构体转换成的 corev1.ServicePort
type PortString struct {
Port int32
TargetPort int32
NodePort int32
Protocol corev1.Protocol
Type corev1.ServiceType
}
// NewPortFromString parse port from string to PortString
func NewPortFromString(value string) PortString {}
// KubeServicePort return a corev1.ServicePort
func (p *PortString) KubeServicePort() corev1.ServicePort {}
PortString
提供了相应的方法按规则从 string
提取关键信息。
都是一些简单的字符串处理。
// toServiceClusterIP parse value from for ClusterIP
func (p *PortString) toServiceClusterIP(value string) {
}
// toServiceNodePort parse value from for NodePort
func (p *PortString) toServiceNodePort(value string) {
}
在 /pkg/kustz/kustz_test.go
中, 拆分了 test 规则。
执行命令, 检查结果是不是和自己期待的一样。
$ go test -timeout 30s -run ^Test_KustzService$ ./pkg/kustz/ -v
ports:
- "80:8080" # cluster ip
- "udp://!9998:8889" # 随机 nodeport
如果不是, 就回去检查代码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