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崇拜沉默寡言的技术型 CTO,直到遇到了能言善道的管理型 CTO

2023-02-13 16:11:46 +08:00
 jmyz0455
个人经历,不一定对,只是分享下感受,莫喷。

刚毕业时面试某小厂,感觉 CTO 气场很强,我称为 A 君吧,说话铿锵有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问得很深入,面完汗都出来了。入职后知道 A 很牛,在社区有点名气,做过不少开源项目,后端们非常尊敬他,有人还是奔着 A 来的。

A 非常内敛,话不多说一向独来独往,团建什么的都是坐一边点点头。技术很强,带着几个后端抗下很高的并发,在小公司孵化不少技术产品,每次项目启动会都能准确地预见问题。项目紧急的时候第一时间带头冲锋,确有大将之风。我也希望成为 A 那样人牛话不多的 geek 。

在我入职一年后,A 另谋高就了,新来的 CTO 称为 B 君吧。他刚来的时候很健谈,每天都跟同事打招呼,有时在路上遇到了,会找你拉拉家常,其实我也不太爱社交,特别是这种上下属的闲聊,不太适应。感觉他平时工作也不写代码,当时我还是比较怀念 A 的。

B 空降三个月后,摸清了公司的底细,本来我们的后端是兼任运维的,B 强烈要求增加专业的运维,运维大哥一来,瞬间解放了随时待命的后端们,还规范了 ci/cd 。招了更多前端,解放部分老前端出来配合后端给内部写工具。要求产品提需求时必须通过技术评审,开会前必须提前一天发会议资料,在评审会上开发打回了非常多不合理的需求。要求开发在写代码前先写文档,互相审阅后才能开工,项目结束后立马做复盘。还经常鼓励我们内部反馈问题、分享新技术,内部的文档平台也拉了产品和运营进来,一起写一起讨论,力排众议让设计部增加 UX 岗和增加 UI 人手。

一开始大家都不适应,我也不喜欢整天开会写文档,觉得 B 瞎搞。一晃眼三年过去了,大家完全熟悉了这套模式,发现好处真的好多:

1.以前生产环境经常有些难以出现的 bug ,日志也没报错,没收到投诉就不管了,B 严格要求后端做好分级日志,前端做好错误监控,结果真查出了很多疑难杂症的原因。
2.B 提出前后端一起审视开发中的效率问题,找出耗时比较多的环节,机械性工作(比如导数据)一律写工具解决,有了我们内部造了不少轮子,不得不说效率大幅提高。
3.产品提需求需要技术评审,提高了技术的话语权,才发现很多需求根本是没必要的,用已有的业务打通一下即可,我们经常跟产品来回拉扯,结果就是双方都更加清晰业务的核心和实现方式了,先准备会议资料再开会,开完会再写文档,真的非常高效。
4.以前的设计根本不考虑前端的实现,而且非常忙,经常是前端等设计稿,B 软磨硬泡设计部大佬增加 UI 后,UI 有了更多时间跟前端坐在一起讨论怎么设计更合理,更方便做,设计稿也按时出了。

后来我升职了,开始跟公司很多不同部门的人打交道,原来才发现很多时候其他部门以前想给我们技术部门提一些小需求,A 要求对方出文档,很多不懂技术的同事就不敢提了,由于 A 平时也很少话说,其他同事基本都是见不到的,所以都不敢提建议,只有重要的业务需求才会让产品提出正式的需求。
B 来到后,大群的气氛明显开始活跃了,其他部门也敢聊敢提一些小需求,才知道其他部门用自家产品也有各种痛点,比如内部有些申请经常同步失败,部分基层员工叫苦连天,以前 A 都说接口没问题的,测试也没复现,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就叫他们重启网络算了。后来 B 在闲聊中知道这个情况,特意找了个时间安排技术去跟进,原来才发现真是一个远古 bug ,解决之后其他部门的人真的非常感谢 B ,虽然这都是小事,但我真能感觉公司的人相处更融洽了,我真心佩服能把大家团结到一起的这种人。
1248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84 条回复
xdzhang
2023-02-14 11:24:27 +08:00
车模寡言现在在哪儿都不行,也不是不行,主要是不公平,大概率吃亏。
anlythree
2023-02-14 11:25:54 +08:00
开发 3 年多了,见过 A 类和 B 类的领导,个人感觉喜欢 B 类的领导。至少 B 领导会顾及一些东西(即使是表面),但是相信我 A 大概不会顾及自己下属多少的
christin
2023-02-14 11:34:20 +08:00
我觉得两者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大佬。在某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不一定非要学习某个人,可以综合一下取长补短。
woyao
2023-02-14 11:37:37 +08:00
A 适合 0-1 ,小公司前期。
B 适合 60-100 ,大公司前期。
everhythm
2023-02-14 11:37:51 +08:00
A 是开源,B 是节流
B 做的事其实就是提高了内部运转效率,让大家觉得“工作不那么忙”
对于个人而言,能不能像 A 那样有自己的技术生产力,可能更有个人价值吧
lower
2023-02-14 11:45:28 +08:00
@changnet A 应该是跟着公司最初起来的角色,一般都是经历过资源人手短缺时间紧时期,辛辛苦苦搞出来一套能跑的系统,肯定能把控系统各种地方不至于出大问题;就算后面有条件可以投入更多资源,也很难有动力去推翻之前的,重新搞一套新的,或者做一些文档流程这类不会明显对业务有提升的事情;;只能说很多客观因素也会影响 A 的决策
8355
2023-02-14 11:47:54 +08:00
A 的管理是提权
B 的管理是降权
提权要自己把控和负责 但很累
降权是把部分责任分给不同的人

A 的问题是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全时间都能做到最好
B 的问题是效率适当降低 增加人手和成本

A 适合从 0-1 和 100-101
B 适合 1-100

只是大部分公司很难同时养活两种人两种团队
god7d
2023-02-14 12:02:51 +08:00
A 这种沉默寡言的不觉得上班贼无聊吗?
wdwwtzy
2023-02-14 12:17:48 +08:00
楼上很多人说的对,这两种人其实在公司从 0 到 100 的过程中都是必要的,只是适合不同的阶段
opengps
2023-02-14 13:05:05 +08:00
A:人(个体)很重要,在乎个人发展,最终落幕往往是,项目不是核心了,人就离开了
B:人(团体)很重要,在乎团队发展,最终落幕往往是,成为投资人之一,捆绑平台发展
xiahouwei
2023-02-14 13:33:51 +08:00
还是先做 A 吧, 没有 A 的能力, 就想 当 B, 会困难重重的
janus77
2023-02-14 14:23:56 +08:00
@php01 #46 百度答案简单,软磨硬泡别的部门、制定流程并坚持执行、团结其他部门、提升口碑,这个可难多了。
Immortan
2023-02-14 14:41:07 +08:00
推荐一篇文章叫"Being glue". B 其实就是不可多得的 Glue 型员工。

https://noidea.dog/glue
yuedun
2023-02-14 15:07:29 +08:00
10 楼说的也算是正中要害了。
企业发展过程中一般 A ,B 两种人都会出现。A 属于和公司从 0 开始,他可能就是第一个技术员工,后来陆陆续续招一些人进来,但是他或多或少还是在写代码。假如他不写代码了,也像 B 一样整流程,规范,沟通,大家会觉得都这么忙,你天天整这些不是给人添乱吗?
反观 B ,他是空降 CTO ,对项目不了解,只能从流程,规范等方面下手,要做些就必须大量招人,找自己人。对于经历过 A 和 B 的下属自然能感受到工作轻松了,但是更多的人是变得不重要了,随时可替换了,如果你不仅没升职还给你安排个领导,你还会感谢 B 吗?
charlie21
2023-02-14 15:23:31 +08:00
10L: 等 B 把你开了你还说他好么?

however 如果没有管理型 CTO 在增加技术人员话语权 + 创造岗位,你没机会进入这个公司,你也没机会被开除。
在 A 当 CTO 的时候( A 是否有可能就是这样的人? v2ex.com/t/901873?p=1 ),你倒是想被开除 ... 但有可能你根本进不去
charlie21
2023-02-14 15:33:43 +08:00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金钱可以隐藏很多问题。只要涉及是否动到了自己的钱、是否被开除,那么一个人会立刻警惕起来

人们可以为了钱而忍受很多东西,人们最终唯一无法忍受的 就是没钱 / 被开除。

但这样的人们是否还有对于 “什么是好” 的发言权? eg 只要我被开除,那么 A 再好,对我而言也是垃圾;只要我被开除,那么 B 再好,对我而言也是垃圾。

只要我被开除,这个地球对我而言就是一颗垃圾星球!

将被开除的命运怪罪给任何人,都可以,玩可以幻想被 B 开除,我也可以幻想被 A 开除。但最终是我自己的命运,最终我负责

—— 简言之,我根本没有评判好与坏的能力!谁不开除我,谁就是好。持有如此简单的评价标准吗 ...... 那还说什么呢?这是我的故意啊 这是我的自由啊

哈哈哈
dadaslele
2023-02-14 15:40:33 +08:00
技术管理三板斧,分别是:组织调整到位,加强协同效率,激发团队活力。
我所在的组织,有两位 A/B 的角色,B 的能力发挥不出来,A 算是偏自研框架的,真的做的是苦不堪言,组织调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B 这种角色,遇到就是很好的发展机会,可惜了 B 拿自己的经验去企业应用,都被 A 反对,没用过,可靠吗?后来 B 也就不说啥了。
yangyaofei
2023-02-14 15:43:26 +08:00
A 参与过开源, 肯定 CI/CD 和代码审查什么的都知道, 也知道好, 但是又能怎么样, 没钱没人就干不动这个
B 可能就是沟通更好, 所有在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办了这个事儿, A 也会办但是可能会更晚, 因为嘴没 B 好使
javlib
2023-02-14 16:05:08 +08:00
我觉得也没必要拉踩,如果可能,老板肯定请一个又懂管理,技术又强的 cto 。
而且看你的描述,现阶段这个 cto 能很好满足公司的技术支持,那就达到要求了。
shellus
2023-02-15 09:41:09 +08:00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钻研技术深度的人,很难同时是一个擅长社交沟通的人,因为技术需要思考和沉淀,而社交需要广度
本文的热点在于:我们都是沉默寡言的技术人员 A ,文中夸赞的 B 是我们想做到却难以做到的目标

所以这篇文章,就像在说一个勤俭持家的打工男人,和一个做生意赚大钱的男人对比一样,再说严重一点,就像那些煽动婆媳关系的博主一样,不安好心,制造焦虑,创造矛盾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1572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