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发现了 CD 听歌已经不合时代,年轻人应该多上网看看

2023-03-18 18:01:40 +08:00
 huntagain2008
早就见罗大佑提过 CD 听歌已经脱离时代了,建议多上网看看。但我以前就很羡慕别人有 CD 随身听,很多年以后也想自己有一个,可是已经停产了。想过买 CD 机、功放等组一套音响,可是音频知识太难懂了,也太烧钱了。于是我 1000 元买入飞利浦原木迷你音响( 800 元都没人要)。下单即后悔,已经吃灰多年。

今天被我翻了出来,放入邓丽君的《淡淡幽情》的原版 CD ,音质实在太差,完全不能听。换成日本制造的邓丽君的其他专辑的 CD 却高亢纯净了不少。但是我还是想听那种古风的。经过一番搜索,《淡淡幽情》有非常多的版本,公认是日本版的 XRCD 效果最好,实物 cd 的价格要 200 多元,太贵了。最后在网上找到路人分享的 WAV+CUE,唱片版本:2000 日本 XRCD2 版,唱片编号:817 121-2 ( R )。WAV 文件大小为 399.5MiB 。用 MacBookAir2019 播放可称天籁之音。

总之,多上网看看,不要乱花钱。

END
268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16 条回复
Hayashikawa
2023-03-18 18:48:15 +08:00
不管是 CD 还是黑胶,或者是磁带,买来收藏的因素更多吧。
agagega
2023-03-18 18:54:27 +08:00
十几年前,最新的苹果手机还是 iPhone 4 那会,每次跟大人去书店都要买一张周杰伦的 CD ,当时普通版 30 一张。但只能插 VCD 或者电脑上放。有天跑遍各种店,也没找到那种便携式能插耳机放 CD 的机器。后来大人就给我买了个 iPod Shuffle ,蓝色的,四百块。把 CD 导入 iTunes 再导入 iPod 里听。那是我的第一个苹果产品。

去年有段时间兴起,把流媒体退订了,翻出以前的 CD ,全导到手机里听。但很多年代稍远未再版的 CD 已不好买到,且成本远高于每月十来块的流媒体,所以还是回到了 AM 的怀抱。
MajestySolor
2023-03-18 21:33:45 +08:00
我算是半个音乐爱好者,初中高中时期买了几百盒磁带,大学到刚工作的时期又买了几百张 cd ,后来又开始收集音乐 flac 折腾了好几个硬盘,再后来就突然失去兴趣了,网易云音乐成了我唯一听音乐的途径 😂
SimonOne
2023-03-18 23:04:59 +08:00
md 音质咋样,那光碟是真酷炫啊
723X
2023-03-18 23:17:58 +08:00
mp3 爱好者,曾经花重金买下 16g tf 卡作为外接存储,最多同时维护 1k+首的曲库封面和标签信息,后来手机的普及让这一切一下变得索然无味。。。
PrinceofInj
2023-03-19 00:00:50 +08:00
@MajestySolor 突然想起当年用一倍速抓 APE 的日子了。
AstroProfundis
2023-03-19 00:28:01 +08:00
我买 CD 是以收藏为主,买来基本就只上机一次,EAC 抓下来然后只听数字版,如果直接能找到对应的无损数字版甚至不拆封
levelworm
2023-03-19 00:32:51 +08:00
买 cd 主要是怕网上突然听不到免费的,必须要 subscription 。我不介意花钱,但是不想做长期饭票。
Cheons
2023-03-19 00:37:12 +08:00
我不理解.jpg
hanksun
2023-03-19 01:51:27 +08:00
某年我在京东一口气买下一位南京市民所有的 CD ,后来这人消失了。
ltkun
2023-03-19 05:57:49 +08:00
天籁之音是因为用了 macbookair 播放吧
huntagain2008
2023-03-19 09:02:57 +08:00
@ltkun #11 音乐我完全是外行,我只是搜罗各种信息,相信了网上说的而已。比如豆瓣的介绍”唱片公司在继前年将其从普通 CD (编号:817 121-2 )升级为 X 级版本(原录音采用 Dcs954 机经 24BIT 数码特别处理,编号:817 121-2X )后,最近更不惜昂贵的成本动用极其尖端的第二代 XRCD 科技对其原来的模拟录音进行脱模,制出了音质更为完美的第三代 CD (编号:817 121-2R )。“ 我用的普通 CD (编号:817 121-2 )播放感受到音质很差。然后在网上找到路人抓的 XRCD (编号:817 121-2R )的 WAV+CUE ,这个版本的内容和普通 CD 本身就不同,如果用这个 WAV 新刻录一张 CD 放入 CD 机播放,应该是比买的原版 CD 效果要好。

引用贴吧的评论

“首先表明分析与推测的结论:淡淡幽情录制混响处理之后的原母带本身就有问题,而在环球母带数字化的时候,更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失误,导致留存的数字母带文件有走音缺陷。(走音前奏的曲目:万叶千声、相看泪眼、欲说还休、思君等,基本集中在 B 面,说明母带后半部分转录时出现严重问题)……”

“当年灌录的过程中就出现很大问题,人声在几首不同的曲目里,情况相差太大,简单评价呢,几多愁、芳草无情、清夜悠悠、胭脂泪、万叶千声这几首,人声部分录的还可以,但其他超过一半的歌,人声接二连三的出现较大瑕疵:闷、DSD 处理后的伴奏声过大,人声被遮盖、要么是人声忽强忽弱。”
nicevar
2023-03-19 09:22:39 +08:00
听歌到最后都是玄学问题,说实际点就是心理问题作祟,以前有很多人开启仙人模式之后,各个随身听款式的听感能写出一篇论文,结果真让他们盲听的时候根本区分不了几个型号,这个十几年前就试过了,一首歌录入和导出的歌曲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仅仅是设备不同,然后有一类人会大谈音质区别,那个水电火电的调侃是一点没错。
huntagain2008
2023-03-19 09:25:01 +08:00
#3 说起网易云音乐让我想起一次五星酒店的女服务员拿着 MP4 找我到要几十首轻爵士乐,还说很急现在就要,我并不认识这个冷面女,于是我随意的从网易云音乐找到路人制作的轻爵士乐合集下载好,没法试听,因为条件简陋,就直接复制到 MP4 里。后来反馈说不好,找我又将那几十首歌曲都删去了。一般人吃饭时喜欢听爵士乐?
expkzb
2023-03-19 12:25:17 +08:00
拿 cd 或者黑胶来听歌更有趣一些
nu11ptr
2023-03-20 11:22:54 +08:00
CD 已经是数字信号了,差别只在解析的机器和耳机上,还是黑胶更有可玩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2511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