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很久,一直在找有意思的技术类主题。然而自从新冠疫情以来,我注意到热门话题中最为频繁的都是社会议题,特别是与移民相关的话题都在热点和水深火热。
今天我就破水而出,凑个热闹聊聊"融入"这个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如何融入社会是一个伪命题。
融入是一种状态,而非你要主动去融入某个社会的意愿或行为。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并能生存时,你已经融入了当地社会了。当你不再愿意在这个社会中参与活动时,你也就离开了。所以融入不了这一说法并不存在,因为这可能是因为你不喜欢这个社会或者这个社会排斥你的意识存在。所以:我离开了天朝,是因为我无法融入天朝社会吗?
在你作为一个有正常社会活动的社会成员的前提下,那些不断要求你努力融入社会的人,往往对你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或者是担心你会受到歧视。如果你恰巧读过很多关于多元民族和文化类话题的书的话,融入的话题几乎是和歧视或区别对待同时出现的,也有不少人错将融入当作了同化。
很多新移民一来就混华人圈,就一个简单的原因:社区华人多,亚裔社区能买到的食材更接近国内饮食习惯,华人餐馆多。这不代表他们不能融入本地社会,反而是因为亚裔社区的规模大,亚裔社区已经是某些地区社会的主体了。我个人原因不喜欢居住在亚裔社区,只是因为我更喜欢大自然,所以我住在北边大山里,和融入啥的毫无关系。
很多人忽略的一点:“社会整合”才是新移民“融入”社会的过程,而融入则是社会整合的结果。 社会整合并不意味着要将新来的人完全同化到单一的社会圈子里。反而,社会是多层次、多样性的。而绝大多数圈子与语言、种族和文化毫无关系。因此,追求语言,文化,甚至生活习惯上无限接近的所谓的"融入"状态实际上是将社会整合的过程与结果本末倒置,有一个能更贴切形容这种“融入”的词:white wash 。社会整合应该是社会多样化发展的过程。换句话说,是社会在融入你,而不是你去融入社会。你需要做的是适应一个新环境,慢慢学习新语言,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并不需要活的像一个“本地人”。 任何社交并不要求你是一个本地人,除非你是去参加原住民同乡会。
如果一个社会容不下你,而你却一定要在这种社会生活,那你只能牺牲自我去适应这个社会,无限的妥协。
那些来到像加拿大这样多元社会、多民族的移民国家的人,最能感受到的是社会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宽容度和接纳程度。尽管保守派可能对少数族裔存在排斥,但主流社会仍然接纳各种种族和文化。而且这个社会会自发地修复各种文化冲突和文化排斥(在中国常被讽刺的"白左"文化),逐渐实现更多元化的社会整合,结果就是更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其实说到底,上面的都是废话,我无法改变别人的思维模式,别人的思维模式来自别人的社会圈子,别人的所见所闻都是来自别人的圈子。关于“融入”的语言,文化,种族等问题,都没有必要讨论,每个人的圈子都是随机的,就和打游戏的初始技能点一样,只不过要移民,很可能要转生洗点一次,你要移民你要“润”,首先语言慢慢学,能交流生活就是个很好的开始了,至于文化和种族,做好自己就行,完全没必要去迎合所谓本地文化,再说了,很多殖民地国家根本没有任何文化,看了几个本地电视剧会说几个硬梗那都不是文化,三岁小孩儿吗?没话题硬凑话题。 所以融入个屁啊,我带来的才是文化,挂灯笼,写春联,玩茶道,包饺子,裹粽子,下汤圆。
对于想润的朋友们行动上的唯一一句忠告:语言,语言,语言!无所谓口音,无所谓语法,语法错误别太离谱,别人能懂就行。 别老看着别人雅思 GRE 多少分多少分,那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不成功想在网上找点成就感的 loser ,都是扯淡。我太太英语法语都是开口跪半桶水水平,就参加了个社区办的语言班而已,不照样混的风生水起!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