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suo
2023-07-20 21:33:31 +08:00
在低焦虑环境中获得可理解的输入。
个人理解:
1:可理解的输入。
可理解的输入=有效的输入,指的是必须要把一句话的发音与实际的物品、情景、图片对应起来,单纯的音频是完全无效的。
发散:幼儿天生具有忽略无法理解的视觉听觉的天赋,所以幼儿单纯看纯英文的动画片,大概率是无效或者低效的输入,因为幼儿很可能会完全忽略掉音频,而只关注画面部分。如果采用动画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家长应该陪同幼儿从儿歌看起,把每个句子中的名词或者关键词用实物或者动作的方式演示给孩子,辅助幼儿理解。综上,对于低基础的幼儿,直接上 51talk 等线上平台与外教对话,我觉得也不太可取。
2:低焦虑。
指的是在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时低压力或者无压力。比如幼儿在刚刚会简单的词语时,可能只是简单的复述,可能完全不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也不会因为发音错误而羞愧。但是这个状态可能取决于成年人的反应,大部分成年人面对婴儿学会第一个词时的反应都是兴奋的,婴儿可以从大人的反应中获得正反馈,从而获得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
发散:如果低龄幼儿在学习英语时,成年人不断的纠正其发音而不做鼓励,本质上否定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而增加幼儿的焦虑与压力,不可取,应该是一路夸赞,等幼儿词汇量大到可日常交流(期间儿童会自行进行发音纠正与提高)后再做发音纠正。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3:不背单词,用句子。
语言的学习过程其实不涉及单词与语法,是场景与句子的结合,等句子与场景积累到足够日常交流时,人脑自动的总结归纳功能会自动总结出一些规律,进尔触类旁通,理解力大增,促进语言的学习。基于以上理念,我不觉得中国的孩子在词汇量非常少的情况学习自然拼读这种规律性的技巧,缺少基础,事倍功半。至于语法和单词,就更不推荐单独学习了,一种意思的表达,可能符合语法的句子有 100 种,而人们常用的可能只有 2 种,其它 98 种即使符合语法,也是错误的表达。
4:应该从 1 岁开始学习英语。
我儿子只有 1 岁半,我用普通话和儿子对话,家人用方言和儿子对话,我发现我儿子总会把普通话转换成方言发音来复述,而这些普通话的词或者句子应该是他没有在方言中听到过的,这说明当他通过家人的动作表情能听懂话的时候,就已经总结出了语言的发音规则,并且把这个规则应用到他没有理解听到过的句子中。这有点类似于用类比的方法来讲道理,总有些似是而非的意思。在语言的学习上,这是正常的最快的学习路径,是最自然的选择,随着有效输入量的加大,日后孩子会自动纠正。但是在英语学习中,大部分家庭是难以保证输入量的,所以越是在语言学习的早期进行有效输入,效果越来,对孩子来说,他并不是在学习两种语言,只不过是在学习同一场景的两种或者多种表达方式而已。
5:寻找符合上述理念的教育机构。
看了以上 4 条,我相信大部分家长应该已经放弃幼儿的英语学习了吧?是的,绝大部分家长是不具备亲自上阵的能力、精力的,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可以寻找符合上述教育理念的机构进行幼儿英语启蒙,如果没有,等孩子上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英语也是没问题的。
6:儿童及成年人的可理解输入。
上面讲了一大堆,大部分是关于低龄幼儿的英语学习,对于已经学会说话的儿童包括成人,英语的学习除了上述原则,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 我觉得重复多少遍都不过分,至于其它什么原版 raz 了,三年级哈利波特了,都是细枝末节,你投入了时间精力,区别只在于效率,所谓勤能补拙是也。
实在要技巧,还包括用(直接扔到英语国家生活),abc reading 中同一句式的不断重复,比如 I like apple, I like banana, I like xxxx........。我自己开车上下班,都在听 NPR ,某段时间因为一个新闻热点,高频词会密集出现,推测也能推测出来了,比如 covid 2019 ,vaccine 等,可能会听不会写甚至不会读,这种技巧当然也是非常低效的,因为是纯粹的听,但是我实在是懒,只愿意在上下班的时间无压力的随便听听新闻,3 年时间只有寸进,所以,对于儿童和成年人,真的只有 2 个字了,坚持,坚持,坚持有效的输入。
最后,这是一个只过了 4 级的学渣的心得,各位批判着随便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