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垠再“開噴”:權威算個屁

2014-01-06 14:26:15 +08:00
 Luciush
原文: 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4/01/04/authority/
720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40 条回复
ChiangDi
2014-01-06 16:10:35 +08:00
他居然拿到了高大大的两张支票。。
ceclinux
2014-01-06 17:51:10 +08:00
相当好的文章,对于我这种刚刚进入领域想到美国读CS的人来说讲的很实在。PS.Knuth也是我的权威
他的文章只不过主观性比较强而已,说出了心里话,写到博客里。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被喷
TimePower
2014-01-06 18:15:11 +08:00
@10iii 我也读过王垠的不少文章~可是并没有感觉您所说的{智商上优越感爆棚}~~
看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好~~
yyfearth
2014-01-06 18:27:42 +08:00
LZ 明显自己添油加醋了,原文里面虽然有那么一些傲慢,也不至于这个地步,这也是人家自信的表现。总的来说就是不再盲目崇拜技术大牛,他们固然有他们厉害的地方,当然他们一样是人,总用不足的地方,并且觉得自己在某西方面比他们强。另外只要人多的地方就有政治的存在,作者有些愤世嫉俗的倾向,但是还算中肯。也可以看出作者比较直接,有话想说就说,不计较代价。
我觉得无论是权威还是随大流,都有他存在的合理性,对于刚开始的人,由于不了解,听从权威和随大流可能更加方便一些,也可以降低风险,毕竟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这种行为也是进化的结果。当然,当你有足够了解的时候,你就有能力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准则进行判断而不再盲目崇拜和随大流,这也是一种成长的表现,不过也可能更加容易碰壁。
wxstorm
2014-01-06 18:48:50 +08:00
鄙视楼主,哪里说了权威算个P。。。。人家写得实实在在的。


“不再是我心目中的权威并不等于我鄙视他们或者不尊敬他们。他们在我的脑子里失去的只是他们在很多其他人脑子里的那种被膜拜的地位,那种你可以用“XX人说过……”来压倒理性分析的地位。现在他们在我心目中是一群普通的,有血有肉,有好心肠或者坏心眼的,高傲,谦虚或者虚伪的人。他们设计的东西,好的地方我可以借鉴,但是没有任何人的东西我是不加批判全盘接受的。我深深地知道接受错误想法的危害性,所以我也希望大家都具有批判的思维,不要盲目的接受我说的话。”

赞同~~~
wlxiong
2014-01-06 19:30:03 +08:00
没有在海外学校的研究生院待过的同学 可能比较难理解王垠所说的种种不如意
有如此优秀的人在从事IT这个行业 证明IT业是这个年代的骄傲
hustlzp
2014-01-06 19:59:09 +08:00
写得很好。
27149
2014-01-06 20:09:51 +08:00
上次看到王垠的文章是吐槽Google,虽然都是吐槽,但是觉得他确实有才,如果那些东西真的是那样的话
reorx
2014-01-06 20:40:04 +08:00
很好的文章,越发喜欢王垠的性格了。

楼主的标题实在拟得很差,很容易让人误解的。以后转帖以 ”王垠:我和权威的故事“ 的形式就好了,不要画蛇添足地加上主观的,或者小报新闻般的论调。
misaka
2014-01-06 21:00:47 +08:00
文章写得很实在,很有用。

鄙视楼主,这标题纯粹想挑事,你以为而我们 v2ex 的是那种看了这种标题脑子就会一热然后就冲上去乱喷一通的人么。呵呵。
heganj
2014-01-06 22:10:40 +08:00
就是因为看了王垠的blog才发现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git,lisp,miniKanran等,至于有人说让读者不舒服,观点的前后矛盾等,我觉得没什么啊,人的观点甚至观念都会随着学识与阅历在变的
keyman
2014-01-07 00:47:35 +08:00
@wxstorm 本来也想贴这段话的,我也深刻赞同。
brickgao
2014-01-07 00:50:50 +08:00
除了中间感觉有点像是专门为了解释自己退学而写以外,其他还是挺中肯的。

王垠本身就是这样锋芒必露的性格吧,如果楼主不爽姑且看看就好了...本来就是在人家blog上,何必这样子。
kavinyao
2014-01-07 01:15:05 +08:00
文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请不要标题党。
bravluna
2014-01-07 06:07:51 +08:00
越来越喜欢他了,看过他以前的几篇文章,好像也在这个博客里,现在咋找不到了?真切希望他能写更多的文章,把平时思想的「结晶」也都写出来,谁能向他传达下一个小读者的渴望?
marathonrush
2014-01-07 10:15:38 +08:00
IT行的方舟子
luoyou1014
2014-01-07 14:10:30 +08:00
标题党, 转载请保持原意, 自己的想法也请注明, 不要让看贴的人勿认为是作者的想法.

你这样煽风点火的人很让人厌恶
starfish
2014-01-20 03:27:47 +08:00
王垠自从出国留学后就开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越来越接近民科的心理状态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现在就是思而不学则殆的典型
CS学术圈确实有很多浮躁的人在做一些不知所谓的工作,以灌水的方式发paper
但也有不少人做出了很有意义的成果
而他对这一切视而不见
总认为错的不是自己而是世界
这种中二的心理按理说不该再在奔三的人身上出现了
总之,这家伙懂一点理论,但属于半瓶水
对于程序员来说觉得他说的东西很玄乎懂得理论很多
但对于真正搞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人而言
他的博文中提到的理论其实很naive或trivial
可惜不少IT圈子里的人(尤其是初学者)被他忽悠了
starfish
2014-01-20 03:55:09 +08:00
刚刚翻了一下王垠的博客,发现一篇博文“丘奇和图灵”
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3/07/13/church-turing/

发现他又在show优越感和自以为是了。

他所谓的“发现”可以用Lambda calculus实现通用图灵机、证明停机问题不可计算、以及解释所有计算理论的定理等,这些东东根本就是早就在Church的paper中提出了的。

当年Church受到罗素在Principia Mathematica中提出的函数理论的启发,发明了lambda calculus,并首先证明了存在一个不可计算问题(lambda term的等价性不可在lambda calculus系统中判定);然后收了Turing做博士生,然后Turing才发表了那篇重要的论文On computable numbers...,提出了图灵机;接下来Turing和Church又相继发表了几篇论文证明了图灵机和Lambda演算的等价性。在那一系列论文中,Church和Turing早就证明了王垠的所谓“发现”。

至于后来一系列的Lambda calculus教科书中,这些东西都是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课后习题的难度。
当然,国内目前没有比较好的lambda演算教科书,国外的教科书又比较老,只有Barendregt的那本百科全书比较详细。

另外,王垠不能理解为何图灵机在计算理论中占据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理解Church-Turing Thesis。事实上,Church的Lambda演算是从代数变换的角度出发描述“计算”过程;而Turing的图灵机是从模拟人用纸笔做计算的角度出发描述计算过程。更重要的是,是Turing而不是Church首先提出了图灵机就可以描述一切“机械”计算过程。所以在目前而言,大家普遍相信,所有人类可通过机械过程进行计算的函数集合,恰好等于图灵机可计算的函数集合。或者换句话说,图灵机定义了什么叫做“计算”或“算法”。

至少接近一百多年来的科研实践证明,人类目前所能想到的计算方式,都没有脱离图灵机的计算能力。无论是光学计算、DNA计算、量子计算、甚至广义的物理计算,都无法超越图灵机的计算能力(当然,这是指可计算性,而非计算速度)。

事实上,图灵机的代表了人类通过有限步骤进行计算的能力的极限。这个极限很难被打破,除非物理世界存在真正的无穷和连续性。否则,只要我们的宇宙是有限的,物理量是离散的(目前的理论表明所有的物理量,包括能量、时间、空间都是量子化的,即离散的),那就不可能超越图灵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Turing才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
starfish
2014-01-20 04:07:20 +08:00
Church同样很伟大,他的伟大在于他所提出的Lambda Calculus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Rewriting system。也就是说,通过对字符串按照某种固定规则做变换,来实现计算过程。

事实上,这个rewriting过程,就是数学中所有公理化系统的基础。数学中所有的公理化系统,都是从一系列的公理出发,按照一定的推导规则,来推导出定理。而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个对字符串按照固定规则做变换的过程。

当然,要理解这些,必须学习数理逻辑,抽象代数,集合论等基础知识。估计某人又会觉得这些理论浪费时间了。

另外,Church的typed lambda calculus是现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类型系统的起源;除此之外,Curry–Howard isomorphism更是通过typed lambda calculus将数学证明的结构和计算机程序的结构对应了起来:数学命题对应于程序的规格说明(即说明程序该干什么);对该数学命题的逻辑证明对应于程序的代码。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理论。通过该理论可以发现,很多经典程序的结构都对应于某些经典的证明技巧,例如程序设计中的递归结构,其实就对应于大家熟悉的数学归纳法;分治法、动态规划、搜索等算法,也对应一些经典的证明技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584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