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属于“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揠苗助长,提前上了小学、中学,顺利进入 985 读 CS ,但也埋下了心理脆弱的祸根,进入大学后问题爆发,开始自暴自弃,多次挂科补考,勉强毕业;好在我对 CS 有一定兴趣,凭着自学的 C++、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进入了一家创业公司 A 。这时是 2013 年。
在 A 司我找到了自我价值,算是任劳任怨,A 司对我也不错,年年加薪,两年升了 senior (相当于大厂 SDE2 );我在 A 司做了三年多,发现公司业务没有起色,就跳去了一家稍大的创业公司 B 。
在 B 司第一年,我的心理问题再次凸显,这次我没有硬扛,选择了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一年后就完全康复;但这一年我也拿到了最低的绩效,多亏上司保了我一手,我得以在 B 司也待满了三年,然而后两年我也只拿到普通绩效,无缘加薪。现在看来,在 B 司的后两年是我整个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当时我有句名言:“我不曾有过青春,现在就是我的青春。”这两年时间大大改变了我的面貌,我从前常被领导提点“需要提升软技能”,但这两年过后,我已经成了跨团队沟通的主力。
摆脱心魔后,我认为我可以找个好点的平台“大干一场”了,于是我进入了 C 司,C 司算是一家二线大厂。为何不冲 BATTMD 呢,因为我仍然担忧高强度的工作会使我旧病复发。然而事与愿违,本来比较佛系的 C 司从那年开始全面学习字节卷起来,我才进去第二周,就需要写代码到后半夜,企业微信 7x24 待命……很快我的早睡早起、业余读书、锻炼等等好习惯都荒废了。不甘堕落的我拿起了托福小本本,准备申请海外 Master ,结果不但没申好,还又一次背了低绩效。
翌年( 2021 )上半,我拿了高绩效,但我知道这不长久。下半年我又开始边工作边申美硕,这次我申到了 CMU 的擦边专业——Software Management ,申请结果仍然算不上理想,而且我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可能是因为请假太多的缘故,2022 年 C 司 layoff 的第一批就有我。
2022 年,魔都封城,家母无法接受我润的选择,在封城期间对我极尽羞辱,我在心灰意冷中没能及时赶往异地申请签证,最终签证被 check ,错过了开学日期,被迫 defer 一年。决定 defer 之后,我也尝试投了一些简历,结果与前些年大相径庭,以前我换工作都是投递六七家公司、参加三四场面试就尘埃落定,这次却屡屡碰壁。进入 2023 ,我随便找了家外包干了几个月,再度辞职,只身赴美了。
来到硅谷,我看到同专业的小伙伴 3 年国内经验总包和我这 9 年的差不多,没有国内全职经验的,也人均 BAT 实习;又看到同住的印度小哥 Google 一年被裁后七个月没找到工作。我拿什么跟他们竞争呢?虽然上文的 A 、B 、C 都是(或曾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但在美国少有人知;回国的话,走社招我简历基本已花,走校招的话有人接受 31 岁的硕士毕业生吗?
怎么可能让我那么容易摆脱 996 呢??我的起点太低,走得也太慢了,无论什么路子,等我把它走通的时候,或许早就封死了吧…………
前几天刚落地湾区,我一直睡不着(有一部分时差因素),看到 X 乎 X 地的各种劝退贴更觉雪上加霜,一度想要退学“止损”了。但我觉得既然走到这里,尽量不要后退(退路大概也已经不存在了)。30 岁,人生刚过三分之一,将来有一天我会躺平,但不是现在。再说,我还没有尝试,凭什么就说不行呢?
求各种安慰/打醒/指路。。。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