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腾讯云阿里云的带宽都这么小的?

284 天前
 hokman

似乎峰值带宽都只有几十 M?国外 G 口不都标配了么?

282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VPS
23 条回复
wy315700
284 天前
国外 G 口能让你一直跑满吗

1T 月流量的话,平均下来也就 3mbps
hyperbin
284 天前
因为商用宽带补贴了民用宽带
wy315700
284 天前
和阿里云腾讯云对标的应该是 AWS ,流量可不便宜


数据自 Amazon EC2 传出至互联网
AWS 客户每月可将 100GB 的数据免费传出至互联网,所有
AWS 服务和区域(中国区域和 GovCloud 区域除外)合并计算。100GB 免费传出至互联网的数据额度
全球适用,不单独或分别适用于 AWS 区域。
每月第一个 10TB 每 GB 0.09 USD
每月随后的 40TB 每 GB 0.085 USD
每月随后的 100TB 每 GB 0.07 USD
每月超出 150TB 的部分 每 GB 0.05 USD
lifei6671
284 天前
@wy315700 按照流量算,阿里云每 G 也有 8 毛钱了。
thinkm
284 天前
因为国内不行
x86
284 天前
国内宽带贵呀
weak
284 天前
自用的话 我选按流量付费
wy315700
284 天前
@lifei6671
0.9 刀算汇率也要 6 毛了,不知道 aws 优惠好不好申请

阿里云的话前几年 8 折还是很容易的,今年难申请。
hellodigua
284 天前
就是二楼说的,商用补贴民用 + 补贴偏远地区的基建支出。

国内的逻辑不一样,运营商属于半国企了,承担了社会义务,各种基站建设是不计成本的在偏远地区开花,运营商想要回本,但是对民用的收费又是被政府限制了,那就只好对商用收高价了
villa2935
284 天前
国内光纤不能自己铺,外国有竞争,aws 如果觉得光纤租赁费贵可以自己铺,中国就不行,zf 把着。
lw960105
284 天前
@wy315700 有 7 折
sheeta
284 天前
虽然国外不限制带宽,但是它限制流量啊
hubaq
284 天前
@wy315700 阿里折扣看消费能力的,有的公司 2-3 折,我司目前 5 折
jsq2627
284 天前
东亚区网间结算费用普遍偏贵,不只是国内。
JensenQian
284 天前
因为阿里腾讯都是北上广的 bgp,那玩意成本不便宜
fantathat
284 天前
你想要好的服务吗,你想要快的网络吗?加钱。

啊,不加钱,那么入门级也可以选择,门槛不高。

我:去勒。
totoro625
284 天前
带宽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么高的成本总要有人承担

国内是国家承建,照顾个人用户,深山老林也有网络;
成本分摊到企业身上,企业本身就很有钱了,多花钱支持一下网络建设。
国家才是互联网的提供者,企业和个人都是使用者,互联网内容的参与者
第一位是国家,其次是个人,最后是企业。
为了照顾普通老百姓上网,所以企业宽带非常贵,而且要严防死守家庭宽带商用(拼命抓 PCDN 、建站等等)

国外是企业承建,哪里赚钱哪里有网络
成本分摊到个人身上,个人终端上网贵,云服务提供商上网便宜甚至免费,大企业享有带宽通道
企业本身就是互联网内容的提供者,自己建网络是为了发展新用户,让自己的内容传达到用户
其核心是企业,其次是网络,最后是个人用户。
企业自己建的网络,负责一个片区,G 口不 G 口主要看自建的网络带宽总量有多大,慢的是跨过自建网络访问别人的网络,只要自建区域足够大,自家成本基本只有前期一次性投入

至于跨国型服务商,如 AWS 、GCP 他们家的网络需要向各个企业购买互联互通的优先级(简称线路),不敢无限制给你流量,甚至按 GB 给你结算,非常贵
部分大型服务商如欧洲的,他们的流量都是欧洲区域内很快,跨区就得挤共享出口了
可以理解为国内的民用宽带,国内下载很快,出国就得被国际出口限制
domainnamesir
284 天前
加钱加钱,国内都给你 1G 口。
wy315700
284 天前
@hubaq 嗯我是指新账号,往年注册以后找销售申请一下就有折扣,今年要先看到你的消费
Aloento
284 天前
这时候就体现出运营商自家云的好处了
德国/法国电信的服务器不限带宽不限流量随便跑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7433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