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大事件应该就是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了,不过我没有看直播。最近两年苹果的发布会和 WWDC 我都没有看直播,岁数大了,熬夜实在是熬不动了。
我现在的主力机是去年买的 iPhone SE ( 3 代),还有一个测试机是 iPhone 11 。这两个手机的电池都不太行了, 所以我早就决定今年无论如何也要买新品 iPhone 了。
开售之前我一直在犹豫是买 iPhone 15 Pro 还是 iPhone 15 Pro Max ,怕 Pro Max 机型太大太重。我还特意去线下店上手体验了一下 iPhone 14 Pro Max ,感觉大小和重量还可以接受,另外为了不留遗憾,最终决定选择 iPhone 15 Pro Max 了。
我的 iPhone 11 在苹果官网上的折抵价格是 1200 ,京东上的回收价格是 1750 ,于是预约了京东的上门回收,但是上门检测后给出最后的价格是 1330 (成色确实不太好),我的底线价格是 1500 ,就决定不卖了(亏我前一晚把这个手机大清理了一番,还做了备份),这个 iPhone 11 会继续作为测试机直到报废。iPhone SE 的回收价格是 1400 左右,等 iPhone 15 Pro Max 到手后我会把这个 SE 折抵掉。
苹果的官网商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烂,到了开售时间半天也刷不出来,无论是 App 还是网站。结果等我刷出来下单页面,提示最快也要 4 周才能发货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提前收到。最后选择了 iPhone 15 Pro Max 256GB ,是我买过最贵的一个 iPhone 。
我的 App 过去几年都没有随着 iOS 新版本发布而第一时间更新新特性,但今年我积极地提前适配好了 iOS 17 的新特性,没想到遭到了 App Store 审核的阻击。
周三晚上提交了新版本 1.7.10 ,但是周四早上发现还没有通过,仔细一看才发现我忘了点击「提交审核」的按钮,App 一直是 ready for review 的状态……这是我第二次栽在这个步骤上。提交审核后一个多小时就通过上架了。
然而,极简时钟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周四下午提交了 4.3.6 ,没想到三个小时后被拒了,而上次极简时钟被拒正好是一年前。
拒绝的理由是让我提供一个 demo account ,来验证自动续期的订阅功能。但问题是极简时钟根本就没有用户登录的功能,我无法提供这样的账户。我把这个情况解释后,五个小时后又遭遇了第二次拒绝。
这次拒绝的理由是找不到应用内购买的入口……我提供了进入购买页的步骤说明,还附上了四张操作的步骤示意图。
但是接下来 App 的审核就没有了下文,过了两天半都没有任何进展,这是我从未经历过的。于是我在周日上午取消了之前的审核,进行了重新提交。有开发者说这样做会导致更加减慢审核的进程,但是我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好在是过了几个小时终于有了进展,不过还是被拒了。
不过这次被拒的理由和之前的都不一样,这次明确指出了一个 bug:在 iPad 上无法打开设置页面。我测试了一下,确实如此。经过排查,最后发现 bug 的原因是 iOS 17 的 TipKit 里的 .popoverTip
这个 modifier 在 iPad 上会造成其他 sheet 不弹出。修复后再提交,总算是过审上架了。
从周四下午到周日下午,总算是在 iOS 17 正式版发布前上架了极简时钟。早就准备好的宣传图,也耽搁了三天才发出来。
按照之前的经验,我的应用内活动对于宣传 App 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这一次本来也是不打算提交应用内活动的,但是抱着侥幸心理,万一 App Store 会把我的 App 放进推荐位呢,就还是做了两个简单的活动配图。在周日的晚上,先后提交了极简时钟和极简日记的应用内活动,主题都是宣传 App 支持了 StandBy 待机显示。
过了没一会,极简日记的应用内活动被拒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应用内活动上被拒。之前我也做好了的被拒的心理准备,因为我做的活动图十分简单,我担心会因为图片内容而被拒,但我没想到的是,拒绝的理由居然是说我的应用内活动没有包括新功能或者新内容。
接着我提交了回复:我们针对 StandBy 特别优化和设计了小组件,另外我还提交了几个同样以 StandBy 为卖点的其他 App 的应用内活动截图。嘿,很快啊,审核通过了。
不管怎样,两个 App 和应用内活动最终都通过审核上架了,跌跌撞撞赶上了 iOS 17 这个大集,希望能大卖。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