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发现微信视频用的码流不是常规的 h264.h265 。而是自己开发了一个视频编码,并且还有相应的解码器。还有根据手机设置黑白名单,设置不同的解码策略。我是从这个页面找到的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198423
2 ,这个编解码器叫 tencent266/265 ,还参加了 MSU 编码大赛,并成绩不俗。这个大赛我是不太清楚,相关信息并不多。其实华为跟阿里也有参加,也有各自的解码器。成绩也不错。单看榜首我都怀疑这是不是个纯中文比赛项目,只是批了件外衣。MSU 官网在此 compression.ru
3 ,这个编码器在上面只提到了质量成绩,没说明编码所需时间,具体报告还要收费。所以怀疑牺牲时长来达到的。
总结,本人不是这个领域的,仅凭一点常识推断如下:
微信可能是没有采用手机内置的硬编解码传送视频流,而且视频通话大部分客户端使用用户设备做采集处理。这就导致了用户设备分担了更多的任务,产生了更多的耗电量,以至发热。但这样有个好处,就是视频在网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一定清晰度。但其实我也没体验到。而且服务端所需的资源会更少,能承载更多的用户。毕竟视频流和编码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人仅对所学做合理怀疑,还请友善讨论。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